驻村第一书记乡村振兴心得体会(完整文档)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驻村第一书记乡村振兴心得体会(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

驻村第一书记乡村振兴心得体会(完整文档)

驻村第一书记乡村振兴心得体会

 

 2 2022 年乡村振兴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心得体会

  不知不觉中,担任乡村振兴驻村第一书记已过半载,还记得刚到村里不久,深夜里一位村民就气冲冲来到办公室里控诉村组里有人污蔑他,偷水灌田,站在旁边的我一脸懵的状态,心里害怕得连忙倒水上前安抚,并打电话给村总支部书记,前来协调解决,村民的怨气也逐渐消散。而就是这样的事情在村里几乎每天都在发生,我也渐渐习惯并懂得如何处置。

 半年的村里生活让我从一个没有农村经验的机关干部到了一个独自可以开完群众会的“村里人”的转变,在这半年里,从夏天到冬天,我闻过村公所旁桂花树的芬芳,见过下雪时村里银装素裹的妖娆,熬过加班补资料的深夜,也面对过群众的不理解而耐心的解释,悟出了只有“用心、用情、用力”,在学习上走在前,在落实上干在前,在攻坚中冲在前,才能获得群众的爱戴、村委的认可、组织的肯定。

 一、“学”字为先,在“用心”上下功夫,勤奋学习是成事之基。

 农村工作产生的问题既有突发性也有多发性,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面对农村工作,绝大多数第一书记都是“半路出家”,开展农村工作还是“外行”,要想做到尽快进入

 角色,积极发挥作用,不为基层添乱,就要求第一书记要把学习当成“终身大事”,贯穿于工作生活的各方面,全面深入学习掌握农村实际情况。作为第一书记,要树立“不重学则殆、不好学则退、不善学则衰”的理念,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以“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狠劲,做到三个坚持,即坚持向书本学习,学习“三农”工作和乡村振兴的各种惠民政策;坚持向村干部学习,学习进村入户与农民的交流方式;坚持“土专家”“田秀才”学习,学习各种农业基础知识以及实用技巧。

 二、“谦”字为要,在“用情”上下功夫,同心同行是成功之本。

 很多时候,第一书记总把自己扮演成一个异乡人、漂泊客,工作上蜻蜓点水,学习上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生活上神龙见首不见尾。然而,人性是相通的,“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第一书记只有把自己当成村里人,村里人才会把你当成自己人。作为第一书记,要理性看待他人给自己戴的“高帽”,不能颐指气使、自我标榜,觉得自己高人一等,让自己与村干部、与村民脱了节,生了嫌隙;要脚沾泥土、耳贴大地,沉到一线,从一点一滴小事入手,知农情、讲农话、贴农心,减少身上的书卷气息,增加一些泥土芳香,走农家村小路,吃农家饭菜,与群众打成一片,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成为群众的“农哥们”。

 三、“干”字为重,在“用力”上下功夫,干事创业

 是人生追求。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第一书记作为党员干部,要赓续共产党人优秀的品质,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置”。作为第一书记,要有“不要人夸颜色好,但留清气满人间”的高尚品德,“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南西北风”的信念坚守,“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的奉献精神,逢事不绕道、遇难敢攻坚,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勇立潮头的责任担当,下足功夫、用足干劲,放下架子、扑下身子、甩开膀子,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与时间较真,与困难碰硬,践行“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有我在”。

 青春之路,始于足下。作为第一书记,要牢记党的嘱托和人民的期望,勇敢地担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放飞青春理想,铸就美好未来,与时代同进步,与祖国共命运,积极投身农村一线,始终保持奋发昂扬的精神状态,与老百姓汗洒在一起、事干在一起、情融在一起,为实现乡村振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驻村第一书记乡村振兴心得体会

 

 驻村第一书记心得体会 第 1 页 驻村第一书记心得体会 驻村第一书记心得体会 ——金贵镇银光村王宁利 我是 2018 年被单位派驻金贵镇银光村任驻村工作队队员开展帮扶工作,在驻村帮扶的一年多时间里,对我个人的能力素质是一个培养和提高锻炼。通过走访群众和自身亲身经历体验一些事情,我对农村工作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也对农民群众有了更深的了解和感情。通过驻村帮扶,对如何当好一名驻村工作队员我有一些反思和总结。我就结合如何当好一名驻村工作队员谈下自己粗浅的认识和想法。

 1 驻村工作队在帮扶工作中的角色是上联帮扶帮扶单位,下联村民百姓的重要角色,起着桥梁纽带作用。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承担的任务重,责任大。因为驻村第一书记主抓村上的全盘,而驻村工作队覆盖的是所有的贫困户。驻村工作队就像是贫困户的中枢神经系统,要把贫困户所有的信息和需要解决的问题随时向外界传输。对于帮扶单位来说,驻村工作队是帮扶干部的方向盘,把握着帮扶干部在工作中的方向,也是帮扶单位与贫困户之间的帮扶线,是每一个帮扶干部与贫困户的连心桥。

 驻村第一书记心得体会 第 2 页 2 驻村帮扶工作的具体要求“驻村”首先是“驻”只有静下心驻下来,才能有时间去深入的调查研究,了解掌握村情户情,才能根据问题辨证施治,对症下药。这就要求驻村工作队和帮扶干部首先要有“四心”“六不” “三清”、“三勤”。“四心”即:对贫困户要有耐心,对帮扶工作基础性资料要细心,对帮扶工作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对自己要有信心,不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有信心去解决它,不推诿,不退缩。“六不”即:对帮扶工作不抱怨、不埋怨,要任劳任怨;对贫困群众要不抛弃、不放弃、不嫌脏、不嫌累。

 “三清”即对帮扶村底子清, 底子要清到什么程度? 要对帮扶帮扶的所有贫困户基本数据要清 包括本单位帮扶了多少户?多少人?按照贫困类型分一般贫困户多少、五保户多少、低保多少、 致贫原因要清 所帮扶的贫困户有多少因病致贫、多少因学、多少因残、多少缺技术、多少缺资金

 驻村第一书记心得体会 第 3 页 帮扶计划、帮扶措施要清 需要产业帮扶多少户、需要健康帮扶多少户、多少人、需要慢病鉴定多少人、教育扶贫多少户、就业创业多少户 只有分门别类清了,才能辩证施治,才能找准病根,开好药方。“户情要清”即驻村工作队和帮扶干部要对所帮扶的贫困户家庭基本情况清,包括每个家庭成员的情况都要清(例如有几口人、都是健康还是残疾、还是有病、残疾是几级、有啥病、是不是因病致贫的大病、有几个劳力、务农还是务工、在哪里务工、有无义务阶段辍学学生、享受高龄补贴有几人、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几人),还有什么需要解决的问题。“政策要清”即驻村工作队和帮扶干部要业务精、要吃透政策。驻村工作队业务精才能指导好帮扶干部的业务,才能让帮扶工作在大方向上不出偏差、在基础性资料上不出纰漏。政策清,业务精,要精到什么程度?进户一看明白卡上数字和选项就能把“精准帮扶帮扶明白卡”、“贫困户信息档案”、扶贫手册上关联的逻辑关系三点连成一线。例如:看到明白卡上的致贫原因为因病,相关联的逻辑关系在贫困户信息档案中家庭成员健康状况一定有一人为患大病。“三勤”一是腿勤,要多往户里跑,多调查研究,尤其是谋划致富产业上,要多深入调研,要发动群众、多听意见建议、多看成功经验。特别是技能培训,先要了

 驻村第一书记心得体会 第 4 页 解贫困户有什么技能培训需求,再联系就业部门开展精准培训,方便贫困户就业。二是手勤,入户多帮忙,不添乱,多动手,规整好所有帮扶干部的户资料和信息,不但要动手记写群众的需求,还要善于发掘和宣传典型。三是嘴勤,要多宣传扶贫政策、多解释、多叮咛,让贫困户对自己享受的政策明明白白、并能说得出,道得明,让党的富民惠民政策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帮扶工作还要有谦虚、好学、上进的精神,不摆架子,俯下身子,不管你从哪个单位来?职务是什么?来帮扶就是来做群众的服务员,所以,既来则安,既然来了就把心安下来,既然来了,就来则干,既然干了,干就干好,把脱贫攻坚工作做扎实、做具体、做到位,让更多的贫困户受益。

 3 驻村帮扶工作怎样做驻村工作分为三大块:一是扶贫工作日内指导好帮扶干部开展好工作;二是扶贫工作日外的工作;三是配合第一书记做好村级资料的规范整理和总结工作。驻村工作队在每个扶贫工作日要结合区镇的工作任务,事先备好课,结合村、户的实际,和帮扶干部对接,让帮扶干部事先熟知自己的工作任务,做到有目标,有任务,有方向,心中有数去工作。扶贫日当天要召开工作安排会,总结上一个扶贫工作日以来,各帮扶干部帮扶情况及各户存在问题,交办任务后,让帮

 驻村第一书记心得体会 第 5 页 扶干部带着任务和需要整改的问题入户开展各自的工作。做到有安排,有落实,有衔接,目标明,任务实。入户除了宣传政策之外,更多的是了解群众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问题,分类分科诊疗,那些需要村上解决,那些需要帮扶单位解决,那些要帮扶干部个人解决,那些需要工作队解决?工作队要建立问题台账,第一时间反馈并跟踪服务,限定责任和落实时间督促协调及时解决。真真正正做到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切实解决群众生产生活难题。

 在今年的驻村工作中,我将按照目标责任脱贫 518 人的任务,配合第一书记全力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只有在工作中真正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题,付出真情把自己融入农村和群众打成一片,他们才能信任你、满意你、支持你,才会为你的工作点赞。脱贫攻坚工作已经到了决胜全局的关键时期,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以最高的标准,最严的要求,最强的责任心,撸起袖子加油干,脱贫攻坚战一定能取得全面胜利!

 

驻村第一书记乡村振兴心得体会

 

 驻村第一书记帮扶心得体会

 驻村第一书记帮扶心得 1:

  “第一书记”,是根据中央的部署和要求,从各省市区县对口帮扶部门和乡镇领导班子成员、优秀年轻干部等中选派出来到贫困村所担任的职务,主要职责是帮助贫困村建好班子队伍、理清发展思路、落实扶贫项目、培育特色产业和提升治理水平。

  2015 年中旬,重庆向当地所有贫困村派驻了“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2249 名“第一书记”,2451 个驻村工作队(组)、1.77 万名驻村工作队员和 19.89 万落实结对帮扶的干部,形成立体式的驻村帮扶、网络式结对帮扶新格局,为重庆实现“2017 年底基本完成、2018 年‘打扫战场’”的总体目标助力。

  2015 年 7 月驻村前,44 岁的杨宇是潼南区的教委副主任。从“一直坐在机关办公室里”到“深入基层第一线”,杨宇向记者感慨,“驻村半年来,可回味的事太多。贫困户的境遇一度让我感到心酸,扶贫攻坚带来的变化让人欣慰。”

  在 2015 年 12 月 20 日至 1 月 14 日的日记记载中,杨宇有 12 天“夜宿水口村”。其中一天“在城区装订档案资料,凌晨零点半返回村中”。15 次入户走访,包括 4 次夜访。“他们白天在外干活,晚上天冷呆在家。”杨宇解释,“在灯光下

 和百姓拉家常,更容易取得他们的信任和支持。”

  通过扶贫各项措施的推进,杨宇发现“老百姓对扶贫政策有了思想观念上的转变,对脱贫充满信心”。乡村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环境卫生整洁干净,为贫困户申请最低保障金,生产方式也从小规模的种养制变为引进农业大户搞旅游开发……曾经拥有 122 户贫困户的水口村正通过建立扶贫长效机制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除了“扶贫日记”,35 岁的寿桥镇碉楼村“第一书记”陈建明还手绘了一份“贫困户地图”。从潼南区审计局副局长到扎根一线,“上午 8 点钟绕村走访至 18 点返回”是其日常的工作状态,“数不清每天要走多少路,有时候连水都喝不上一口”。

  近半年的时间里,陈建明在地图上“走访一户标记一户”,写明“户主、人口、致贫原因”等信息,重要的还用三角号做标识,“现在已经轻车熟路,都不用村干部们带路了。”

  “农村大多是老弱病残人口,致贫的原因多为因病致贫。”经过走访调研,陈建明认为,“只有产业发展才是脱贫致富的长久之计。”寿桥镇拥有良好的撑绿竹资源,撑绿竹种植面积达 3000 亩,通过引进“竹海基地”项目,该村的 80 户贫困户已流转出 200 多亩田地,每亩保底收入 500 元(人民币,下同),实现盈利后可按比例分红,“贫困户的年均收入将增长 3500 元以上。”陈建明说。

 “‘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是落实精准扶贫的有效载体,将对贫困人口实施精准滴灌、靶向治疗。”重庆市扶贫办主任刘戈新称,通过精准扶贫,2015 年该市实现 808 个贫困村整村脱贫,95.3 万人越线达标。目前,重庆扶贫攻坚已进入啃“硬骨头”、打攻坚战的关键时期。驻村第一书记帮扶心得 2:

  自被选派为宜州市刘三姐乡乍洞村第一书记已过去一年的时间了,我心里感触颇多。从市直机关一名普通干部转变为基层农村第一书记,工作环境和对象的不同,使得我身上的压力和责任更重。现就 2015 年来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工作开展情况:努力提高素质,增强履职能力。为了当好第一书记,不辜市、乡党委和村里广大群众对我的期望,我时刻不敢松懈,把提高自身素质作为工作的先导。一是认真学习十八大精神、邓小理论和科学发展观指导思想,全面和深刻领悟精神实质和科学内涵。二是认真学习中央、省、市、区、镇各级关于当前农村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掌握工作的大方向。三是认真学习农村工作法律法规和党章党规,认真开展联系群众实践活动,在实践中落实依法治村目标。四是认真学习村级业务知识,掌握为村民服务的本领。五是认真加强思想和作风建设,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村民服务思想。思想上、政治上与上级保持一致,作风上诚诚恳恳做人,老老实实干事,履职上时刻增强自己的责任感、使命

 感,把加快乍洞村的发展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村情民情方面:驻村后,在村两委干部的帮助下,通过入户走访、开座谈会、实地考察等多种形式进行了村情调研。全村 186 户 633 人,17 个村民小组,低保户 80 户,耕地 1448 亩,田 186 亩,甘蔗种植 200 亩,桑树种植 350亩,核桃种植 400 亩,生态林 18405 亩。

  (二)基层组织建设方面:全村共有党员 16 人,村两委成员 3 人,在村支部书记、村主任韦永员同志的带领下,基层组织建设得到不断完善和加强。

  今年主要工作实绩:

  1、积极响应“美丽宜州,生态乡村”行动,做好村级公共卫生,统一清理垃圾,保护乡村环境。

  2、改善村民文化生活环境,采购乒乓球桌一张;添加书籍 200 册,铺设文化室地板砖 60 平米, 建设全民健身宣传栏等,折合人民币 10000 元。

  为深入贯彻落实铜川市委精准扶贫工作会议精神,市住建局按照全市选派“第一书记”的要求,采用组织选人、自愿报名相结合确定驻村优秀干部人选。市住建局扶贫包抓点为广阳镇四兴村,针对该村情况,结合近年帮扶工作实际,专题研究、交换意见,并认真安排部署,确保“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取得实效。

  一是摸清扶贫对象,精准“靶向定位”。要求“第一书

 记”要提前与印台区政府对接,摸清惠民帮扶政策导向,服从政府既定扶贫规划,为创新性开展基层工作做准备。驻村后要与前期包抓工作人员一同与基层干部座谈交心,宣传中央、省、市、区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政策,听取村“两委”的村情介绍,并就如何迅速开展扶贫工作交换意见。通过入户调查和上门走访,摸清低保户和困难户情况,与群众多交心、多交流,掌握群众诉求,依靠村级组织,借力使力推动工作,并做好分类建档管理。

  二是制定帮扶规划,确保精准扶贫。在立足村情的基础上,“第一书记”要按照“规划到村、帮扶到户、责任到人”的工作思路,深挖致贫根源,依托村上优势资源,从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入手,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计划,争资争项,抓好扶贫项目落实,着力推动四兴村经济建设和各项事业发展。

  三是体恤百姓民情,做好组织慰问。在特殊的节日期间,对退休老军人、老党员、留守妇女、留守儿童、残疾人、贫困户等,以各种形式,进行走访慰问,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同时,局工委要主动从政治、工作、生活等方面给予驻村干部全力支持,订阅陕西日报、铜川日报,定期送达局工委重要文件、每天微信推送住建工作动态,足额发放补贴,让驻村干部感受组织的支持,始终与全局保持血脉同频共振。

 四是村企联手共建,引导爱心奉献。发挥住建团队人脉资源,举全系统之力,借助电视、报纸、网络媒体影响力,策划公益赞助活动,引导局属企业,特别是房地产开发商参与爱心奉献,履行社会责任,推动村企联手共建互赢,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农村扶贫,多渠道筹集扶贫资金。

  五是深入基层调研,干出水平创出经验。

 “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这是市住建局工委对“第一书记” 的殷切期望。希望选派同志能恪守“三严三实”、践行群众路线,扑下身子,放下架子,丢下面子,吃得苦、耐得劳,做好愚公移山的思想准备,从拉家常起步、从抓基础入手,在村容村貌改变和村民思想观念转变上做文章,找准问题症结,用服务群众的情怀及个人的修养和品德取得百姓支持和认同。边工作、边调研,不断总结工作得失,干出水平,创出经验,为新农村建设贡献力量。

  驻村第一书记帮扶心得 3:

  我是 xx 镇水管站一名有十多年党龄的国家职工。去年四月,肩负着组织的重托,我来到 xx 镇均恩村担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现将我驻村一年来的工作向大家作个汇报。

  均恩村地处偏远,信息闭塞,交通不便;村级班子软弱痪散,制度不健全,财务管理混乱;经济结构单一,农民增收无望,致富无门,群体性上访事件时有发生。均恩村一度成了远近闻名的“问题村”。

 针对班子战斗力不强的问题,我用了近一个月的时间,深入党员、群众中调查了解情况。调查结果,村里不但是班子不团结,连村民也是两派。村委与支委成员不扯火,双方谁也不让谁,谁也不服谁,加上 2005 年村级班子换届选举,村支两委积怨更深。村民来反映情况,支委与村委你推我,我推你;村务几年没有公开,村民对村务毫不知情。村干部的这些行为,令村里很多群众不满,上访事件时有发生,以致于出现“无人管事,无钱办事,无章理事,无能干事,无心做事”的尴尬局面。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要改变均恩村的落后面貌,关键是要建设好村级班子和一支过硬的党员队伍。为此,我多次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情况,组织村支 “两委”成员召开协调会议。经过镇里出面调解,村支“两委”的矛盾有所缓和。我又抓住农村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契机,多次召开村组干部和党员民主生活会。大家把憋了好久的心里话摆到桌面上,开诚布公,坦诚相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逐步消除了隔阂。工作之余,我时常买一些菜请村支两委人员一起吃饭,边吃边聊,畅所欲言。无形中,很多事情在吃饭的过程中得到了沟通,达成了共识。通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干部的气顺了,心齐了,劲足了。打铁趁热,我又组织民主理财小组清理了三年未清理的村级财务并张榜公布,给群众一个明白帐,群众的怨言也少了。经过近三个月的思想政治

 工作,村级班子战斗力明显增强了。

  协调好班子关系后,我把工作重心放到了改善基础设施上。多年来,该村唯一的主干道,由于年久失修,路面坑坑洼洼。前年村民种植的 300 多亩葫芦菜,由于道路不通,运不出去,白白地烂在地里,种植的冬瓜被迫低价出售,给村民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群众生产积极性严重受挫。要致富,先修路。我和村支两委成员多次探讨商量,决定采取从上面要一点、本村在外知名人士捐一点、信用社贷一点、群众筹一点的办法,想千方设百计也要修好路。去年 6 月份举行的均恩村在外知名人士联谊会上收到捐款 1.2 万多元、后盾单位水利局也支持了 800 多吨沙卵石、国土局拨付了土地复垦项目资金 6 万余元、信用社贷了好几万,资金终于到位了。我和村组干部又动员村民投工投劳,经过近两个月的奋斗,一条宽 6 米长 5 公里的沙卵石路终于修好了。看到路修好了,村民发展种植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仅去年下半年,冬瓜种植就增加了 400 亩。来村收购冬瓜的络绎不绝,收购价格也比原来高了五六分,一亩冬瓜收入比原来增收了近600 元。种植大户张清华感激地说,搭帮郭书记来帮我们修好了路,我们的冬瓜才卖了个好价钱。

  一年时间过去了,村民们终于给我下了“结论”:“原以为“一支书”是搞形式,是下来镀金的,没想到郭书记一来就为我们办了这么多大好事。有这样的干部,是我们的福气。

 这样的干部我们希望多来几个。”我却想对乡亲们说,其实,我更要感谢你们,是你们给了我这么好的锻炼机会,我只不过做了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一年多来,我虽取得了一些成绩,赢得了乡亲们的拥护与支持,还被评为“优秀一支书”,但离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差距,与在座各位同仁还有很大的差距。面对组织的肯定,群众的信赖,我会倍加珍惜、倍加努力,用自己的辛勤劳动,用一个为党工作多年的共产党人的坚强党性,为均恩村的新农村建设略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做一个无愧于党、无愧于民的“一支书”。

 路修好后,我又在产业结构调整上开动了脑筋。邻近的紫红洲村的冬瓜种植全省有名,湖南卫视、沅江电视台等新闻媒体曾做过宣传报道。我带领村组干部和部分群众代表实地考察后,又走东家串西家,动员群众大力种植冬瓜。去年下半年,均恩村的冬瓜种植扩大到 500 亩。听到红皮香芋市场行情很好,我又自掏腰包到郴州临武县考察并引进了红皮香芋。为了增加了农民收入,我通过关系,到资阳区搞蔬菜定单农业。村民的收入增加了,可我一年的工资却没有一分钱回家,住在益阳的老婆因此对我颇有怨言。她埋怨我说:“别人工作都是想方设法赚钱回家,你倒贴钱不说,还一个月也难得见你回家一趟。一年到头,钱冒看到钱,人冒看到人。不知你到底图个什么”我只好和风细雨地安慰她说:“把

 我安排到村上担任一支书,是组织对我的信任,是为了让农民生活得更好。农民目前生活还很困难,我个人付出点,只要群众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我就心满意足了!”

  为了不增加村上负担,我经常骑摩托车跑市直部门汇报工作。跑项目时村支书龚政光同志要我到村上报销费用,我说“村里困难,我骑车,不花村上一分钱。”有好心的村民看到我在村上一住就是个把月,离家又远,好几次都诚心地请我到家里吃饭,我都惋言谢绝了。我知道,作为一支书,驻村不扰民、帮忙不添乱是一支书应该遵循的准则,这也是我们的工作纪律。我的工资不高,一年收入加起来还不到 1万元。由于水利局目前经济困难,我的经济待遇暂时还未得到落实。跑项目、考察定单农业、村组干部做人情、特困户捐助、摩托车用油、交生活费等等费用加起来,一年的工资用了还少了。可看到村上的工作上来了、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了,我打心眼里高兴。

  这样忙忙碌碌到了年尾,财贸收缴就成了年终工作的重头戏,这也是均恩村的“第一难事”。全村农民历年陈欠累积就有 30 多万,2005 年也有 4 万多元没有收上来。过去一到收财贸上缴,村干部和群众打架相骂时有发生。针对这种情况,我和班子成员商议,先把群众的思想工作做好做实,宣传好党的政策,讲清村上的难处,争取村上党员的支持,一碗水端平,不搞特殊化,人人都要交清。经过我和班子成

 员的过细工作,村民的思想通了,气也顺了。在收上交的一个月时间里,我没有回过一次家,平时兜里总是装满了药瓶子---由于吃饭不按时,我患有严重胃病。收上交时,好几次胃病发作,我痛得浑身大汗淋漓,我一边用手按住胃部,一边坚持继续做群众的思想工作。村干部都劝我到医院看看,我都惋言拒绝了。村民被我的真诚和执着所感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2005-2006 年的上交款项一分不少的收了上来。有人问我:“你这么拼命是为了什么”我想,只要能把事情办好,能为乡亲们做点事,我就是吃再多的苦、受再多的罪,我也心甘情愿。

驻村第一书记乡村振兴心得体会

 

 目 录

 驻村第一书记派驻单位表态发言

 乡村振兴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心得体会

 驻村第一书记派驻单位表态发言

 各位领导、各位同志们:

 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工作,是巩固拓展脱贫致富奔小康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举措。这次县委组织部从县级机关、乡土人才中选派**名到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就是夯实乡村振兴的人才支撑。**作为全县农业农村职能重点部门,乡村振兴的先锋队,接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在系统内选派**名符合条件人员,“好中择优”,分别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兴村专员)、兴村工作队员。现将如何做好下一步工作,简要汇报如下。

 一、优化管理机制,提升服务能力。我局将合理安排**名驻村第一书记(兴村专员)、兴村工作队员现有在手工作,特别是年底繁杂的各项指标考核,统筹协调工作任务,保证每周在村工作时间不少于**天,切实让**名驻村第一书记(兴村专员)、兴村工作队员能全身心投入到驻村工作中去。定期通过座谈、走访等方式,了解**名驻村工作人员在工作、思想方面情况,充分引导驻村干部做好岗位对接、责任对接、工作对接,确保其下得去、融得进、干得好。为激励年轻干部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敢于作为,勇挑重担,我局将加强**名驻村第一书记(兴村专员)、兴村工作队员的管理,对表现出色的同志,在评先评优、提拔使用、晋升职级、评定职称时优先考虑。

 二、发挥职能优势,促进农民收益。我局将协调统筹现有的农业政策、农业技术、人才支撑等方面优势,全力配合驻村第一书记解决在驻村服务群众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难题,进一步拓宽农民持续增收渠道。立足自身工作职责,持续巩固提升“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攻坚成效,跟踪农村低收入群体收支情况,及时予以帮扶支持;发掘培育本土创业人才和乡土专家,示范带动更多农户创业增收;结合农村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重点帮扶建档立卡户、新型经营主体,通过政策引导性培训和劳动力技能性培训;定期组织系统内农业专家、农业技术队伍下乡针对问题“把脉号诊”,技术服务、新品种推广等,助力农民致富增收,加强对新型经营主体的政策扶持。立足重点村自身的资源禀赋条件,打造各村特色产业,实现农业资源优势对产业项目优势的转化。并主动落实上级产业扶持政策,加强涉农专项资金方面的支持,加大倾斜力度。同时,我局将支持**个省(市)定经济薄弱村、市定软弱涣散村、乡村振兴重点村创新创优,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早日实现向经济强村的转变。

 三、强化考核激励,实施联合管理。为加强对第一书记(兴村专员)的日常管理,我局将在深入听取村干部、党员、群众意见的基础上,联合县委组织部、各镇街制定完善考评办法,按年度予以考核,积极落实好考勤、请销假、工作报告、纪律约束等制度。在严格管理的同时,我局与各相关部门将为驻村干部提供充分的后勤保障,切实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推动第一书记(兴

 村专员)履职尽责。

 同志们,驻村工作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希望大家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奋发有为、扎实工作,在农村这片广阔天地上干出骄人业绩、努力谱写我县乡村振兴华丽篇章。

 乡村振兴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心得体会

 不知不觉中,担任乡村振兴驻村第一书记已过半载,还记得刚到村里不久,深夜里一位村民就气冲冲来到办公室里控诉村组里有人污蔑他,偷水灌田,站在旁边的我一脸懵的状态,心里害怕得连忙倒水上前安抚,并打电话给村总支部书记,前来协调解决,村民的怨气也逐渐消散。而就是这样的事情在村里几乎每天都在发生,我也渐渐习惯并懂得如何处置。

 半年的村里生活让我从一个没有农村经验的机关干部到了一个独自可以开完群众会的“村里人”的转变,在这半年里,从夏天到冬天,我闻过村公所旁桂花树的芬芳,见过下雪时村里银装素裹的妖娆,熬过加班补资料的深夜,也面对过群众的不理解而耐心的解释,悟出了只有“用心、用情、用力”,在学习上走在前,在落实上干在前,在攻坚中冲在前,才能获得群众的爱戴、村委的认可、组织的肯定。

 一、“学”字为先,在“用心”上下功夫,勤奋学习是成事之基。

 农村工作产生的问题既有突发性也有多发性,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面对农村工作,绝大多数第一书记都是“半路出家”,开展农村工作还是“外行”,要想做到尽快进入角色,积极发挥作用,不为基层添乱,就要求第一书记要把学习当成“终身大事”,贯穿于工作生活的各方面,全面深入学习掌握农村实际情况。作

 为第一书记,要树立“不重学则殆、不好学则退、不善学则衰”的理念,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以“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狠劲,做到三个坚持,即坚持向书本学习,学习“三农”工作和乡村振兴的各种惠民政策;坚持向村干部学习,学习进村入户与农民的交流方式;坚持“土专家”“田秀才”学习,学习各种农业基础知识以及实用技巧。

 二、“谦”字为要,在“用情”上下功夫,同心同行是成功之本。

 很多时候,第一书记总把自己扮演成一个异乡人、漂泊客,工作上蜻蜓点水,学习上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生活上神龙见首不见尾。然而,人性是相通的,“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第一书记只有把自己当成村里人,村里人才会把你当成自己人。作为第一书记,要理性看待他人给自己戴的“高帽”,不能颐指气使、自我标榜,觉得自己高人一等,让自己与村干部、与村民脱了节,生了嫌隙;要脚沾泥土、耳贴大地,沉到一线,从一点一滴小事入手,知农情、讲农话、贴农心,减少身上的书卷气息,增加一些泥土芳香,走农家村小路,吃农家饭菜,与群众打成一片,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成为群众的“农哥们”。

 三、“干”字为重,在“用力”上下功夫,干事创业是人生追求。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第一书记作为党员干部,要赓续共产党人优秀的品质,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

 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置”。作为第一书记,要有“不要人夸颜色好,但留清气满人间”的高尚品德,“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南西北风”的信念坚守,“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的奉献精神,逢事不绕道、遇难敢攻坚,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勇立潮头的责任担当,下足功夫、用足干劲,放下架子、扑下身子、甩开膀子,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与时间较真,与困难碰硬,践行“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有我在”。

 青春之路,始于足下。作为第一书记,要牢记党的嘱托和人民的期望,勇敢地担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放飞青春理想,铸就美好未来,与时代同进步,与祖国共命运,积极投身农村一线,始终保持奋发昂扬的精神状态,与老百姓汗洒在一起、事干在一起、情融在一起,为实现乡村振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驻村第一书记乡村振兴心得体会

 

 驻村第一书记心得体会精选

  2019 年是 XX 村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胜之年,全面完成XX 村脱贫出列是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已驻村一年的老队员,我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做好第一书记助手,夯实党建聚力量

  强化党支部的“领头雁”作用,利用“党员大会”“主题党日”“民主议政日”等,以党建引领村民自治新模式,深入推进“三大三强”和“两个带头人”工程,在阵地巩固和提高服务能力上下功夫,让脱贫富民的行动落到实处。

  二、协助村工作队队长,谋划项目促发展

  结合我村实际,将现有的产业分级递次发展:

  1、培育重点企业,优先发展食用菌、劳动密采型工业和肉羊养殖产业,努力增加就业机会,不断提高群众参与度,持续稳定提高建档立卡户收入,使村集体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形成 XX 村产业发展的“三架马车”。

 2、积极挖掘肉鸽肉兔养殖产业潜力,培育发展红树霉种植产业,通过在市场中充分参与竞争不断磨炼和壮大,成为产业发展的助推器。

  3、探索建立产业退出机制,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建立“主导产业优先发展,优势产业充分竞争,弱势产业替代退出”的梯次发展体系。

  三、加强走访 入户,与群众贴心、联心、换心

  深入开展入户走访工作,做到知民情、解民忧。在走访中思考 XX 村的发展方向,在走访中解决群众的问题和困难。进一步完善 XX 村村民有关情况信息库,建立长效信息维护机制,真正做到“一张表看全村、一张表管全村”,为 XX村发展提供真实、准确、有用的基础数据。同时,要在走访过程中,做好党和政府政策宣传的“扩音器”,让群众了解政策、用好政策,切实解决他们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另一方面,还要任劳忍怨,对不符合政策要求的办事群众,要做好政策讲解和梳导工作,尽所能将矛盾化解在最基层。

  四、扶智 、强志、提质

  让“脱贫致富是干出来”的思想深入人心,激发贫困群众的内生发展动力。对想发展、要脱贫的建档立卡户通过找路子、找资金、扶上马再送一程的方式促进他们创业发展,

 扭转“等靠要”思想,增强他们改变贫困落后面貌的信心和决心。

  五、探索发展新方式、新方法,为精准扶贫工作 “ 锦上添花 ”

  1、是盘活老年日间照料中心。探索“以中心为基地,老饭桌、手工车间为助力”的新型运作模式,探索慈善扶贫新途径,让日间照料中心充分发挥社会效益。

  2、是探索技能培训新模式,调动群众技能培训的积极性和参与度,让群众愿意学、用心学,运用学到的技能促就业、助脱贫,做到学真技能、促真脱贫。

  2019 年既有压力,更有动力。我将一如既住地以积极向上的心态为 XX 村脱贫出列贡献自己的力量,不负组织重托,做脱贫攻坚路上的“追梦人”。

推荐访问:心得体会 振兴 乡村 第一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