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事迹总结材料范本20篇,供大家参考。
2020关于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事迹总结材料精选范文20篇
【篇一】
201x年3月xx到松桃苗族自治县盘信镇开始“干群连心˙同步小康”驻村工作。两年多来,xx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为所驻村的整体发展和贫困户的脱贫致富做了大量工作与帮助。
熟悉村情村貌,制定发展规划。开展调研,吃透村情是做好帮扶计划的第一步,作为驻村工作组组长及第一书记,要先熟悉村情村貌、人口数、户数、贫困人口情况等。自从驻村以来,xx同志便深入贫困户认真调查,四处走访,了解村情,听取民意。根据走访情况,多次组织党员和村民召开党员大会和群众代表大会,制定可行的帮扶计划。在了解村民想法,征求村支两委意见之后,为所驻村制定了中长期发展规划。还积极组织帮扶责任人对所帮扶的贫困户进行遍访和回访,制定帮扶措施,使村民生活得到大大改善。
加强政策宣传,提高驻村知晓率。xx通过组织召开村支两委会、党员大会及群众代表大会、院坝会、入户走访等形式宣传驻村工作的目的和意义。发放干群连心卡、惠农政策明白卡、悬挂张贴宣传标语等。在扩大宣传渠道方面,不仅邀请媒体人员参与,把平时驻村工作的心得或各项大事、取得的工作成效等整理成信息,发布在xx日报、铜仁日报、人民图片网、新华网、铜仁电视台、松桃电视台等10余家新闻媒体上,大大提高了外界对其所驻村的知晓率和知名度。
加快产业发展,助力精准扶贫。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走产业化发展道路。产业发展主要采取种植和养殖两种模式。种植业主要以黄桃种植为主。2016年,为楼台村种植黄桃700余亩,在黄桃基地进行林下套种万寿菊150亩;
2017年,以小隆村集体经济成立“松桃兴隆种养殖专业合作”,采取“公司+村集体经济+贫困户”的运作模式,种植黄桃150亩、丹参180亩、荷花60亩、辣椒80亩、高山葡萄60亩。养殖业主要以生猪规模养殖和绿壳蛋鸡养殖为主。采取“公司+村集体经济+农户”运作模式进行管理,所得利润按1:2:7的比例由管理人员、村集体经济、贫困户三方进行分红。2016年,利用争取到的项目资金为楼台村修建2个生猪养殖场,其中的松桃梵腊养殖场于2016年9月份成功投入生产,当年实现利润分红。2017年,为小隆村争取到建设1个林下绿壳蛋鸡养殖场项目,该项目已经开工,电、路及鸡棚已建好,预计于今年5月底投产。通过种植与养殖两大类产业的有机结合,楼台村与小隆村已形成了以长补短、以短养长的长效产业发展格局。
加强党建指导与民生服务,增强村民活力。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xx带领驻村工作组狠抓基层党建工作。支部组织全村党员进行网上学习,并建立了“支部学习交流群”,个人还可以利用资料认真自学,针对外出务工的党员建立信息联络,定期沟通交流。通过不断地学习,提升党员自身的综合素质,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2016年,楼台村党支部被中共盘信镇委员会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被中共铜仁市委评为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2017年,小隆村顺利摘掉基层组织后进村的帽子。在加强民生服务方面,2016年,为楼台村开挖通组路及产业路8.5千米,修建拦河坝一座,开通楼台社区服务站,争取到县财政局及盘信镇财政分局“一事一议”项目硬化全村连户路及通组路9.12千米,有效解决了村民出行难的问题;
争取产业扶贫项目硬化黄桃基地产业路1.39千米;
联系移动公司开通无线网络,实施全覆盖;
2017年,为小隆村开挖产业路1.5公里,维修通组路2处,维修水井1个,安装全村无线广播1套。还为困难村民争取救助资金2.3万元,为留守儿童和困难村民募捐衣物500余件,为特困人员争取到棉被20床。
在xx的带领与驻村工作组的努力下,楼台村于2016年实现整村脱贫出列,小隆村于2017年实现整村脱贫出列。2017年,xx分别被中共铜仁市委和中共松桃苗族自治县委授予“全市优秀村第一书记”和“全县优秀村第一书记”荣誉称号。
驻村两年,让两个贫困村分别实现了整村脱贫出列目标,增进了驻村干部与村民的感情,提升了村民对驻村工作的满意度。如今,xx帮扶的两个村集体产业正如火如荼地发展,有效解决了部分群众就业情况。正是xx踏踏实实地用服务群众的真心和实际行动兑现了那份责任,才使其帮扶的楼台村与小隆村有了今天翻天覆地的变化。
【篇二】
xx同志于2018年1月被渭源县委组织部及渭源县人民检察院选派到上湾镇尖山村任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在尖山村驻村帮扶期间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牢记职责使命,一心一意抓扶贫,时刻战斗在扶贫攻坚第一线,真正把扶贫工作落到了实处,该同志工作认真、政治坚定、作风扎实,严格遵守驻村帮扶工作纪律,能够与帮扶群众打成一片,在全镇驻村帮扶工作中树立了模范作用。现就该同志驻村帮扶的主要事迹做如下介绍:
一、深入村社开展调查研究,全面体察民情
尖山村为上湾镇深度贫困村之一,现有耕地6666.14亩,人均2.37亩,全村共辖15个村民小组,668户2814人,其中党员54人。建档立卡贫困户有246户977人,2018年预脱贫76户326人,预计2019年全村实现整村脱贫。该同志除开会及汇报工作外,坚持每日必到村社开展工作,有时双休日需要加班,也能克服困难到村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利用有限的驻村工作队经费,为尖山村添置台式电脑一台、饮水机1台、电暖2个、档案盒30个等,解决了村委会的办公难题。2018年动员该村完成种植皮特果825亩,三年后将挂果产生效益;
全村15个社4G网络已经覆盖;
动员、组织群众对生活区域、河道等区域开展垃圾清理,保证了全域无垃圾。
二、倾听群众心声,为群众排忧解难
对2018年的危房改造未完成户进行多次走访,敦促他们开工建设,对建设房屋有困难的家庭,与村委班子商议采取多种措施帮助他们,最终使危房改造户全部开工建设,全村的19户C级危房全部完成改造。
1、2018年7月13日,尖山村上庄、下庄两个社的社长反映张家河社到侯家湾的通社道路因大量降雨已被洪水冲垮,水泥桥有被冲垮的危险,如不及时把道路维修好,将影响行人、车辆通行。因事情比较紧急,驻村工作队向上湾镇主要领导汇报情况后,该领导要求附近砂厂负责人安排装载机及卡车,拉运石料进行填堵,驻村工作队成员及村委会负责人现场进行指挥,安排群众将水泥桥涵管内的树枝、杂草、塑料袋等垃圾进行清理,经过连续5小时奋战,终于将河道北面的缺口填住,河水顺着涵管自由流走。因抢修及时,道路恢复畅通,保证了村民的正常通行。另外,因今年降雨较多,尖山村两面山区的道路被水冲毁严重,群众反映到村上后,驻村工作队成员与村委会负责人实地查看,几次组织群众维修,保证了群众拉运庄稼及行走。此举得到了群众的赞誉。
2、驻村工作队成员进行走访调研时,上庄、下庄、本布屲的村民反映这三个社的动力电未改造。队长xx向帮扶单位县检察院主要领导进行了汇报,该领导与县电力公司多次衔接,县电力公司下一步有望改造。
3、尖山村的文化广场已建设好并使用,但缺少健身器材。驻村工作队队长xx向县检察院领导汇报后,该院赠与尖山村一副篮球架子和一个乒乓球案子,这些器材已拉到广场并安置到位,其余健身器材县检察院领导正与县体育中心进行衔接争取。
三、走访农户,解决矛盾纠纷,排除不安定隐患
1、在村开展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工作时,驻村工作队成员分别对15个社组织召开了群众大会,详细传达了《定西市2018年社会救助政策宣传提纲》相关规定,解释了享受低保及取消低保的条件,在具体实施时严格遵守政策规定,对符合条件的人员重新评定纳入,对不符合条件的人员予以取消。未继续享受低保的个别人员到村委、镇政府及打电话向定西市民生平台反映情况。驻村工作队成员对反映情况的群众做思想工作,给群众答疑解惑,逐户进行入户调查、宣传。经过走访和宣传,现在村民们情绪比较稳定,再没有发生到村委、镇政府及定西市民生反映情况的现象,排除了不安定的隐患,为下一步扶贫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2、2018年8月10日,尖山社娄某某来村部反映他家的黄芪苗被其他人踩踏的问题。驻村工作队成员与村社干部当即赶到现场了解情况。经查看,康某某将其大门外硬化路边上用钢管支撑搭起了铁丝网,其他种地群众无法行走,只有在娄某某黄芪苗地边绕行,如果背负庄稼就得踩踏娄某某的黄芪苗。找到双方争议的焦点后,提出让康某某拆除搭建铁丝网及钢管、娄某某将其堆在电杆旁的粪堆挪走并在2019年耕种时地埂边留出20公分供其他人行走的建议,双方当事人采纳了该建议。对于现场发现因养殖户将粪坑裸露导致附近其他农户家里出现蛆虫乱跑的问题,要求该养殖户采取措施进行补救,杜绝同类问题的再次发生。群众对此表现满意。
3、面对部分山区群众居住C级危房,自己无力建房的情况,上湾镇政府出台了在马莲滩安置区由农户选房,每年缴5000元,分20年缴清,房屋归农户的优惠政策。驻村工作队成员与村社干部多次上门做工作,上庄社、下庄社、阳屲沟社、张家山社各有一户农户缴款挑选房屋并搬入了新居。尖山安置区、南谷新村安置区农户入住较少,上级部门要求尽快搬迁入住。驻村工作队成员及村干部上门入户,多次动员群众。对农户提出房屋漏水、院子内水泥硬化后出现塌陷、排水不畅等问题,主动与建筑商联系,解决了存在问题,群众愉快乔迁新居,提高了房屋入住率。
四、传递政府关怀,干部群众全力帮扶贫困户
组织干部驻村扶贫攻坚的初衷,既是体察民情、帮扶贫困人口脱贫的一项措施,又是传递政府温暖和关怀、密切干群关系的一种方式。干部不能脱离群众,干部要帮助群众,干部要把自己的关怀传递给群众,让群众体会到温暖,感觉到希望。驻村工作队成员在深刻理解驻村活动意义的基础上,驻村工作队成员基本天天下村走家串户,了解群众实情,督促帮扶人员根据各个农户的具体情况制定并完善“一户一策”,落实县上制定的“六大产业”,让群众觉得,政府尊重他们的愿望,政府会全力帮助他们脱贫致富,使得各农户致富的思路得到了开阔,提升了农户致富的信心和能力。
五、加强党性修养,促进脱贫攻坚
该同志学习了《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党章》等理论知识,平时坚持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严格落实“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等制度,积极参加尖山村党支部组织开展的党员集体活动,按时足额缴纳党费,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
该同志自觉遵守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和单位的各项工作制度,严格要求自己,耐得住清贫,守得住寂寞,带领村级班子队伍及驻村工作队成员在脱贫攻坚上发力,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为2019年尖山村实现整村脱贫打下坚实基础。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xx同志在驻村期间严守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工作纪律、群众纪律、生活纪律和廉洁纪律,认认真真扶贫,踏踏实实攻坚,为尖山村老百姓办了不少好事实事,赢得了群众的信赖和支持。
【篇三】
xx,县妇联妇儿工委负责人,2017年5月成为西大桥村驻村工作队联络员,2017年10月担任西大桥村驻村工作队队长。驻村工作开展以来,xx带领驻村工作队员和乡村干部一起入户走访座谈,访贫问苦,积极帮助争取项目,为贫困群众做了许多实事好事,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
一、扎根基层,当好“领路人”
为了扎实做好西大桥村精准扶贫工作,不让一户贫困户掉队,xx经常走村串户,与群众交心交谈、倾听民声,积极开展村情民意走访调查,足迹踏遍全村每一个角落。她还利用晚上空闲时间,到情况特殊的贫困户家中恳谈,倾听他们的呼声,及时将他们反映的问题带到村委会集中讨论,分析原因,寻找解决对策。在她的影响和带动下,驻村工作队和村委会凝心聚力,动真情、动真格、真扶贫、扶真贫、真抓实干和埋头苦干的工作风气蔚然成风。
二、敢于担当,做群众“贴心人”
“扶贫工作不能只强调解决大问题,更重要的是帮助群众解决身边的小事情,这样群众才能信任咱们。”这是她常常挂在嘴边的话。王振、王国太等贫困户均患有慢性病,可是多年来由于不了解慢性病证办理程序,一直没有办理。她听说此事后立即向领导汇报,协调医保局、中医院等有关部门,为贫困户办理了慢病证,王振妻子每次看到她都夸赞扶贫政策好。康会臣的儿子出车祸住院了,年事已高的康会臣承受不住打击也病倒了,xx知道后,多次到医院及家里探望,并自己出钱给老人买了营养品。同时与镇民政部门沟通,为康会臣家申请了临时救助,康会臣每次见到她都觉得像见到亲人一样亲切。
三、弘扬正气,当好“明白人”
为了探寻产业发展新路子,她带领工作队员和帮扶责任人想办法、谋思路。2018年,在帮扶单位正阳林场的支持下,西大桥村采取集中管理模式种植中草药,所得收益将采取平均分配的方式分发给45户贫困户,提高贫困户的家庭年收入。
一分辛劳一分收获。在她的带动下,如今的西大桥村内环境、人居条件得到改善,种植业以及特色产业化经营步伐加快,干群思想观念明显改变,一条条扶贫新路正在更远处延伸,有效带动村域经济的发展,2018年将如期完成脱贫摘帽任务。
【篇四】
xx同志,一位普通的85后,籍贯云南绥江,2016年9月进入中共盐津县委组织部,2017年年初到天宁村担任驻村扶贫工作队队员。众人都说他腹有诗书,诗人一样的芳华气质显露无疑,可我认为他虽不是党员,但具有党员干部身上一样的务实作风,一颗朴素的赤子心。
甘做百姓倾听者
“请问,我报的中和镇双凤安置点怎么没有音讯?凭什么我叔叔张光德报的中坝安置点已经如期分房了,怎么到我这里就变了?你们的扶贫政策就是就是这么当面一套,背后又一套吗?”……这是一个来自窝凼小组残疾贫困群众的来电。这样的情况屡有发生,xx同志总是耐心倾听群众反映,第一时间做好详细解答和群众情绪安抚。
扶贫政策的宣传员
为把各项扶贫政策及时宣传到贫困群众当中,xx同志总是不畏身体残疾、不畏坡高路陡的艰险,亲自深入农户,同贫困群众拉家常,详细询问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第一时间把各项扶贫政策面对面向贫困群众宣传。xx同志到天宁村的时间虽然还不算长,但他的足迹已经触及天宁的所有片区。
xx同志就是这样务实朴素,赢得了镇、村一致好评。“小吴是县委组织部派来的能手,他基本上是村上最忙的人之一,常常加班到很晚,极大地推进了我们村的扶贫业务工作……”这是天宁村党总支书记罗才同志对xx同志的介绍。“你们这样辛苦到我们家来关心我们,又让你们空坐一下……”这是xx同志连同村干部一行入户走访离开时的场景。“xx同志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值得我们学习”……这是镇上领导的肯定评价。不仅如此,xx同志的工作还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充分肯定,在2017年9月受到了全县脱贫攻坚百日会战通报表扬。
“腹有诗书芳华露,青山踏遍赤子心”,xx同志诗人一样的执着,赤子一般的朴素气质,造就他务实,攻坚克难的意志品质。他的足迹将铭刻在天宁壮丽峭拔的青山上。
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事迹7篇与精准扶贫先进个人事迹材料六篇合集
【篇一】
xx同志是一个从村委会支书参加公考走上公务员岗位的普通党员干部,曾在田蓬镇者斌村委会担任过村主任、支书,现在xx县档案局工作,是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2016年,xx同志被选派为驻xx村委会扶贫工作队队员。进驻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以来,面对xx村贫穷落后的面貌,他始终坚持认真贯彻落实省、州、县扶贫攻坚会议精神,以“1236”扶贫攻坚行动为目标,不断强化工作作风,扎实开展驻村帮扶工作,狠抓各项帮联措施落实,在驻村帮扶工作中,扎实的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实事和好事,受到了所驻村干部和群众的欢迎,也得到了乡党委和派出单位的充分肯定。
——走家串户搞调研,摸清底数打基础。xx县档案局党支部帮联的是洞波乡xx村党总支。xx村位于洞波乡东南部,地处山区,距离乡镇15公里,交通状况欠佳,群众主要靠种植玉米和水稻、八角,缺乏有效的致富良策。xx同志担任帮扶队员以来,始终心系帮联村村情民意、产业发展,走村串户,了解调查村情民意。该同志作为一名党员干部,严格按照县委、乡党委和局党支部的要求,常驻xx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与村干部、群众、党员代表座谈交流,进村入户调查走访,实地查看了解,召开全体村民大会征求意见等,在充分掌握全村农业生产实际的基础上,立足全村实际,充分发挥黑木耳种植产业优势,与县档案局党支部的党员干部共同研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xx行政村5年帮扶规划》和《xx行政村2017年度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了xx村发展的基本思路,为联系村的强劲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xx同志是一个从村委会支书参加公考走上公务员岗位的普通党员干部,曾在田蓬镇者斌村委会担任过村主任、支书,现在xx县档案局工作,是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2016年,xx同志被选派为驻xx村委会扶贫工作队队员。进驻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以来,面对xx村贫穷落后的面貌,他始终坚持认真贯彻落实省、州、县扶贫攻坚会议精神,以“1236”扶贫攻坚行动为目标,不断强化工作作风,扎实开展驻村帮扶工作,狠抓各项帮联措施落实,在驻村帮扶工作中,扎实的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实事和好事,受到了所驻村干部和群众的欢迎,也得到了乡党委和派出单位的充分肯定。
——走家串户搞调研,摸清底数打基础。xx县档案局党支部帮联的是洞波乡xx村党总支。xx村位于洞波乡东南部,地处山区,距离乡镇15公里,交通状况欠佳,群众主要靠种植玉米和水稻、八角,缺乏有效的致富良策。xx同志担任帮扶队员以来,始终心系帮联村村情民意、产业发展,走村串户,了解调查村情民意。该同志作为一名党员干部,严格按照县委、乡党委和局党支部的要求,常驻xx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与村干部、群众、党员代表座谈交流,进村入户调查走访,实地查看了解,召开全体村民大会征求意见等,在充分掌握全村农业生产实际的基础上,立足全村实际,充分发挥黑木耳种植产业优势,与县档案局党支部的党员干部共同研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xx行政村5年帮扶规划》和《xx行政村2017年度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了xx村发展的基本思路,为联系村的强劲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xx同志把基础设施作为重点工作来抓,与群众交心谈心,了解到单奉、新寨、达门、厂上、周六湾这5个村的交通晴通雨阻,给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严重制约这5个村组群众经济产业的发展,他了解这一情况后,及时向局主要领导汇报,同时和村支书带领单奉、新寨、达门、厂上、周六湾这5个村组干部到县政府分管领导及交通局反映情况,得到县政府和交通局的支持,现在这条公路32公里的沥青路面正在施工中,这条路的修通将给这5个村小组181户846人的生活发展带来了希望。
——立足实际真帮扶,紧盯项目促发展。xx同志积极参与制定洞波乡xx村《实施方案》、《帮扶计划》、《干部驻村工作计划》的同时,以强烈的主人翁责任感,身先士卒,常常深入洞波乡xx村组的田间地头,处处留下了他访贫解困、真心为民的身影。为了帮助联系村早日脱贫致富,他实地进行调查走访,查找制约群众致富的瓶颈,通过不懈努力,他发现xx村地理优势,土地肥沃,适合种植黑木耳,xx同志积极协调xx村委会与安那村委会联合在xx至周田坝办培育棚,并争取得到政府政策扶持贷款55万元投入培育棚基地,占地面积30亩基地正在建设中,黑木耳的种植将带动2个村委会人民群众奔向小康。在开展驻村走访中,了解到贫困户杨远军残疾,配偶患长期慢性病,xx同志经常深入该户,帮他家出主意谋策划,并为他家办理了政府扶持的火砖13000块,水泥10吨,抗震危房指标一个的相关手续,他家将于今年10月底启动建设,
xx同志开展驻村工作以来,xx村每一户贫苦户的生活疾苦都牵挂着他的心,大到高龄老人,小到幼儿园学生真正做到急农民所急,想农民所想,切实把群众的疾苦放在心上,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访贫问苦、平易近人、真心为民,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务实的工作作风受到联系村、帮扶群众的充分认可。
【篇二】
xx,男,壮族,中共党员,现为xx县第一小学教师。2014年通过学校全体党员无记名投票选举,罗老师被选为学校党总支组织委员兼任党办负责人,2016年经全体教师无记名投票,选为教代会主席。因工作兢兢业业,成绩显著,参加工作以来曾多次获得各级表彰,其中2次被评为优秀教师,3次荣获优秀校长,8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xx同志担任学校领导职务期间,经常深入完小、村小、农户调查了解情况,有着长期的农村工作经验,对农村有着深厚的感情,深知农民的疾苦,多年来始终坚持为农村服务。
扶贫工作开展以来,xx同志担任xx县第一小学扶贫工作业务员,驻村工作队队员,他同县扶贫工作队和乡村干部一起同吃同住,入户走访座谈,访贫问苦,帮助群众积极争取项目,为贫困群众工作做了许多实事好事,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
xx县第一小学党政班子挂钩新华镇那平村委会常乐、玉林两个村小组25户贫困户,贫困人口99人。期间班子成员爬山涉水深入农户101人次,进行实地调查、宣传动员、走访慰问。经过努力,有8户已于2015年脱贫,已把一名致富能手发展成党员,把一名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动员外出务工18人次,学校自己协调帮扶物资折合人民币1万多元,协调解决上学难85人次。xx同志作为驻村扶贫工作队队员、xx县第一小学扶贫工作业务员,期间承担了大量的工作。通过全力以赴、多方协调,2015年常乐泥泞的泥巴路现在已铺成平整的水泥路;
玉林5户贫困户中已有2户完成危房改造、推倒重建,住上了崭新的新房,3户正在筹备当中。
贫困户动态管理工作启动后,新华镇按照上级的指示,根据建档立卡贫困户“回头看”要求,严格按照“六个精准”和“1加N”的总体要求以及“应退尽退、应纳尽纳、应扶尽扶”的原则,做到0错评、0漏评、0错退,充分考虑无房、重病、残疾、因病返贫、因灾、因学致贫、无劳动能力等困难家庭实际情况,按照村组干部会初选,“第一书记”和乡村干部走访,党员群众代表大会评议,相关单位核实,紧紧抓住精准识别第一关,拟定贫困户名单公示等程序进行,所有程序环环相扣,并公布县扶贫办监督举报电话,接受群众监督。这一期间,xx同志被分到新华镇那平村委会第4扶贫工作队,负责那乐、常乐、安恩三个村小组的动态管理工作。他和工作队白天在村委会填表,搞材料;
晚上深入农户走访调查,召开党员和群众大会。他整个假期都与精准扶贫工作打交道,有时开完会半夜三更才回到家,倒头便呼呼大睡。
“家里有热水器、电视机、电冰箱吗?”“你家有多少亩水田、旱地?”“家里有人在国家机关工作吗?”……在常乐村农户卢正操家里,xx边唠家常边根据农户的回答,在精准识别入户评估表上打着钩。表内的调查项目包括住房情况、水田面积、收入情况等数十项内容。他身旁还放着两个袋子,一个装着厚厚的已完成调查的评估表,一个装着空表,还有相机和笔等。他一边忙着了解农户家庭情况,一边观察住房装修和家电、农机、交通工具等生活生产设施,以对照评分是否合理。这一幕,在一个月多的时间里,在那乐、常乐、安恩农户家里随处可见。来到那平村后,他从来不把自己当成客人,而是以村为家,很快就适应了环境,投入到工作中,并且探索出很多的方法都可供其他村借鉴。
注重入户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由于现阶段是收稻谷的农忙时节,为确保按照时间节点完成工作任务又不耽搁群众,他带领那平村第4精准扶贫工作队巧打时间差,入户主要分三个时段,一是早上7点至9点趁农户还没出门干活时,第二是中午吃饭时间,第三是晚上7点至10点。他从不言苦喊累,总是干劲十足的,正是如此,及时抓住群众在家的时间,高效推进精准识别工作。
注重调查方式,摸清贫困实情。为全面了解掌握农户基本情况,他要求实行“四见”工作法,一是争取见到其本人,由本人亲口述说并对工作队的评估打分现场进行签字按手印;
二是争取见到邻居,向邻居侧面打听该农户的家电农机、家庭成员读书就业、健康状况等情况;
三是争取见到实物,工作队进农户家中要走完各楼层,对家电、车辆等要看到实物,了解新旧程度,对养殖业和种植业要尽量亲眼看到,了解其规模;
四是争取见到相关证件,对户口本、土地证、残疾证、学校录取通知书、住院证明及相关票据等,要让农户全部出示。
注重工作细节,确保存档完整。他在入户调查时,除了填写评估表外,还携带民情日记,对农户家电特别旧的或特别好的、养殖的家禽数目和大小、残疾证编号和残疾等次、患病就医情况、目前存在的最大困难和下一步脱贫计划等信息一一进行记录,确保该农户的档案资料更齐全,同时也让工作队对农户有更深的了解,以便下一步研究如何给群众脱贫提供切实的依据。
注重党员力量,筑牢战斗堡垒。为充分发挥党员力量,在入户调查工作初期,各村都召开了村民大会,主要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精准扶贫工作进行宣传动员和引导,充分发挥农村党员政策“宣传员”、产业发展“联络员”、公共事务“服务员”、村务公开“监督员”和矛盾纠纷“调解员”的作用,集中力量高效服务群众。
三年多以来,他风雨无阻地用脚步丈量着民情,用真心服务换取着民心。
在他良好的工作作风,务实的工作态度的带动和感染下,xx县第一小学参与扶贫开发工作的全体同志动真情、动真格,真扶贫、扶真贫,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功夫不负有心人,相信那平村委会脱贫致富奔小康一定会早日实现。
【篇三】
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xx村支部书记xx就带领该村群众积极投入到扶贫建设当中,组织村民大力发展以猕猴桃为主的主导产业,保证农户持续增收;
实施村容村貌整治,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多渠道开展政策宣传,确保物质、精神齐脱贫。
一、深入调查研究,谋划村扶贫开发工作思路
为了有针对性地做好脱贫攻坚工作,他带领村支两委与驻村工作队一道,进村入户,对贫困户多次进行遍访,认真细致的调研摸底。xx村每一寸土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迹,通过深入调查研究,掌握了第一手资料。他对本村基础情况、经济发展现状、道路状况、群众脱贫愿望和扶贫开发规划等有了深刻的认识,进一步确立了本村扶贫开发工作思路,找出问题症节,找准致贫原因,制定出了“xx村整村脱贫规划”,科学合理的绘制了xx村脱贫攻坚蓝图,为xx村的脱贫攻坚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多渠道精准帮扶,确保脱贫工作取得实效。
一是抓好主导产业,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助推产业化扶贫。他带头成立了城口县坪坝镇猕猴桃种植股份合作社,借助坪坝镇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优势,采用“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扶持村主导产业猕猴桃500余亩,并成功创建国家级猕猴桃栽培标准化示范区,成立猕猴桃种植微型企业19家,农户以土地入股参加合作社,猕猴桃出售前,通过获取劳动报酬和收取土地租金获得收益,猕猴桃开始产出后,则凭股份年终分红。通过土地出租入社、劳务输出和股份分红的利益链接机制吸纳45户贫困户入社,常年吸纳贫困户务工120人次。促进了贫困户脱贫增收、共同致富,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产业精准扶贫成效显著。二是抓好山地鸡养殖,帮助贫困户致富增收。根据坪坝镇特色产业奖补方案,结合贫困户发展实际,对贫困户养殖山地鸡进行产业奖补。每修建一个标准鸡舍补助资金1000元,对符合条件的贫困户每户发放鸡苗200羽,每羽鸡苗发放全价饲料1斤,并与鹏城源公司签订认购合同,解决贫困户养殖后顾之忧,截止目前,全村共计修建标准鸡舍16间,发放鸡苗1450羽,补助饲料1450斤。三是抓好村容户貌整治,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通过院坝整治、修建人行便道、维修村级公路、增设垃圾桶等一系列工程项目,完善了xx村的基础设施,提升了广大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四是抓好搬迁安置、民政兜底和培训就业等其他工作,全村深度搬迁贫困户3户,预计10月份全部竣工,民政兜底贫困户9户,开展猕猴桃种植专业技术培训3次,参训人员120人次。
三、全方位开展政策宣传,确保物质、精神齐脱贫。
通过宣传标语、入户宣传、“一对一”帮教和政策培训会等多形式,让贫困户和广大村民了解脱贫攻坚“是什么,为什么,做什么”,纠正少数群众“等靠要”思想,坚持做到物质脱贫和精神脱贫“齐步走”,促使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到脱贫攻坚工作中来。
【篇四】
xx,男,48岁,家住彭水自治县xx镇新式村4组,家庭人口5人
2009年,xx镇因具有独特的民俗文化、景观资源及特色农业开始发展旅游产业,xx所居住的村也因具有“xx市现存最大的家族式苗寨—罗家坨苗寨”而闻名于县内外,慕名前来观光的游客、媒体与日俱增,xx便成为了罗家坨苗寨第一批经营农家乐的农户。平日里,xx在周边地方打零工,接待主要由妻子任大翠负责,生意忙时,xx便会回家帮忙,虽然3个孩子上学,但夫妻两人的收入也勉强能满足家庭开销,一家人过着普通而幸福的生活。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14年6月,xx的妻子被检查出患有宫颈癌。妻子先后住院6次,化疗4次,医疗费花销近20万元。当时大女儿正好高中毕业,次女和三子分别上初中、小学,高昂的医药费及三个学生的学杂费让整个家庭陷入了困境,加之农家乐无人经营,收入骤减,让这个原本幸福的家庭雪上加霜,生活极为拮据。但作为一名普通且老实憨厚的中年农民,xx没有被生活的重压击垮,而是变得愈发坚强,默默地和命运抗衡,到医院照顾妻子、还要兼顾家里的生意,里外都靠着xx一人顶着......他嘴边经常念叨着一句话:“人穷志不能穷”。为了让妻子安心化疗,为了给孩子们树立做人的榜样,他没有一分抱怨、没有一丝愁容,整体乐呵呵的,他从不向政府张嘴伸手,他觉得自己有手有脚能干活,还有比他家更贫困的家庭需要帮助。
2014年7月,在精准识别入户走访中,得知了xx的家庭状况后,xx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经新式村两委通过村民代表大会评议将其家庭纳入贫困户建档立卡。在精准帮扶过程中,镇党委政府对该户实施了教育扶贫、医疗救助,次女罗佳渝享受免除学费政策,2015年秋季学期和2016年春季学期享受助学金1300元;
三子罗幺毛享受免除学费政策、学校营养改善计划资助金800元/年。其配偶任大翠享受城乡居民合作医疗保险报销22000元、大病医疗补充保险报销5500元、医疗二次资助4300元、民政大病医疗临时救助1500元、妇联资助800元。但是对于这样一个支离破碎的家庭来说,有限的接济和救助无异于杯水车薪。如何才能提升这个家庭的“造血”功能?镇村两级组织、xx本人为此都费了不少心思。
最后,xx决定再苦再难,都不能放弃发展农家乐这个永久性产业。他充分利用自身经营农家乐早、客源广,邻居有劳动力的优势,与周围邻居抱团发展。平时有客人订餐时,他就会请邻居帮忙做饭炒菜;
当他陪妻子上医院时,遇到有客人就餐时,他会毫不吝啬的介绍给其它经营户,即不误生意,也不让游客失望,还带动了周围的群众增收。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慕名前来的游客越来越多,原有的接待条件已不能满足接待需求,为有效解决硬件较差、游客来留不住的问题,xx通过争取政府支持及自己投入相结合的方式对场所进行提档升级,安装移动wifi、房前屋后环境整治、对客房进行标准化改造。他经营的福禄山庄成为罗家坨苗寨里面第一个拥有wifi、第一个拥有“室外民族化、室内现代化”风格的客房的农家乐。苗寨内全部铺设的石板路,只有三轮车能通行,因此寨内的垃圾清运成了村民们的难题,为了有效解决这个问题,xx自告奋勇,骑着自己的三轮车义务拖运,从未开口向村民收取一分钱的油费、劳务费。
2015年,他经营的农家乐综合收入达7万余元,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光荣脱贫。不仅如此,他还积极带领周边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罗顺海就是其中一个。由于家庭条件受限,罗顺海一直不敢尝试乡村旅游经营,xx多次做他的思想工作,并将20多位客人推荐给他,还将棉絮免费借给罗顺海,有了第一次600多元的住宿收入之后,罗顺海一年仅是乡村旅游住宿收入就有近6000元。如今,罗顺海正在对房屋及室内外设施进行装修。“待装修完成,各项设施完善之后,能接待更多的客人,接待能力也更强,相信收入会更高。”罗顺海对发展乡村旅游充满了信心。
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像罗顺海一样,享受过xx帮助、带动的,还有很多村民。据了解,罗家坨苗寨共有57户村民,几乎家家都有过转介餐饮、住宿客源,以及代销农产品等方式增收事例。在xx的笔记本上,每一次转介客人的人数及收入等都历历在目。“大家都有收入了,才是我们发展乡村旅游的最终目标。”这是xx的发展乡村旅游的宗旨。下一步,他正在筹备成立一个乡村旅游协会,将寨子里所有村民的资源优势整合利用起来,通过统一标准、统一菜品、统一价格、统一安排客源,抱团发展,实现标准化运营。
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1-8月,共接待游客3000余人,营业额6万余元,通过向周边群众购买鸡蛋、土猪、土鸡、风萝卜、干豇豆、时蔬等农、土特产品,并为周边农户代销腊肉、优质大米、干豇豆、苕粉、黄豆等特色农产品的方式,带动周边30余户农户增收,额度从几十元到几千元不等。
在精准脱贫走访时,xx说出了一段很平实的话:“脱贫不能等靠要,致富不可睡大觉,人只要精神不倒,再难的日子都能熬出头”。
这,就是一个普通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满满自信。我们坚信,这个暂时贫困的家庭凭借心中有梦想,一定能够梦想成真!
【篇五】
xx,男,汉族,1977年出生于xx县铜鼓镇葛家村,小学毕业后辍学外出务工,在福建漳州创办太尔科技有限公司并成功上市。在商海打拼的xx时刻不忘家乡发展,竭力捐资助学,为xx脱贫攻坚作出积极贡献。
“脱贫攻坚需要多方发力,作为一名从xx走出去的企业家,我应该尽一份力!”
1990年,小学毕业、年仅13岁的xx揣着奶奶借来的50元路费,离开家乡,跟着老乡前往海南打工。干过搬砖、扛钢筋、清理下水道的脏活累活,学过武术,当过武术教练,积累一定的人脉和经验后,与朋友一起创立太尔科技有限公司。2014年,xx率领太尔科技在新三板成功上市,成为骨传导声学领域第一股。
回望外出打拼的轨迹,xx无限感慨地说:“咱们xx人吃得苦!”正式凭着这一股拼劲儿,xx在福建漳州打拼成一片天地。作为从xx走出去的企业家,他时刻关注家乡的发展。从通高速到建机场,从红叶节到全域旅游,从xx脆李到农产品开发,家乡的每一点变化都让xx兴奋不已。2015年,党中央作出扶贫开发部署后,xx更关注家乡脱贫攻坚工作。2015年10月17日,在全国第二个扶贫日活动中,xx委托县人大活动办为困难群体和孤寡老人一次性捐款500万元。
“知识是战胜贫穷的最好利器,作为一名曾经辍学的打工仔,我有责任帮助家乡贫困大学生!”
2015年6月,xx县人大常委会在开展“代表主题活动”中,向各级人大代表和xx籍企业人士发出资助贫困大学生的倡议。远在福建漳州的xx从网上得知消息后立即与xx县人大活动办取得联系。
“因为早年辍学,我深知失学之苦。”xx动情地说,“作为从xx走出来的企业家,我愿意以个人名义资助家庭贫困的高中应届毕业生。”随后,县人大常委会活动办会同县教委和相关学校对符合条件的高中应届毕业生进行筛选,拟定资助名单。为让企业家的资助真正惠及贫困大学生,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谭观银亲自率队走访拟资助学生家庭,取消不符合条件的资助对象3人,因确实困难新增加2人。当年,35名大学新生获得每年6000元的资助,共资助4年。第一批获资助的学生均出自xx中学、官渡中学等xx本地中学,目前正在西南大学、山东大学等高校就读。
今年高考结束后,官渡镇店子村11组魏洪燕考取成都理工大学,因父母双双残疾,拿到通知书的魏洪燕却高兴不起来。得知魏洪燕的家境后,xx承诺资助其完成大学学业。像魏洪燕一样,全县65名贫困大学生新生获得xx每年6000元的资助,共资助4年。去年以来,xx捐资助学金额达240余万元。
“扶贫先扶志,作为一名在外打拼的创业者,我用自身经历激励家乡学子!”
为让贫困大学生走出大山,用知识改变命运,xx在捐资助学的同时,更关注资助对象成长成才。2016年3月和8月,xx两次专程回到xx,走访资助对象家庭,与贫困大学生座谈。
“贫困是暂时的,我们要有信心和决心摆脱贫困,你们当务之急是要念好书,学好知识,掌握本领,用自己的智慧为家乡和家庭作贡献!”在与xx中学贫困学生座谈时,xx一遍遍鼓励贫困学生发奋读书,用知识改变命运。
为适时了解掌握资助对象的读书情况,xx与近百名贫困学生建立了微信群。xx每天都要抽时间与学生互动,解答学生的疑虑,鼓励学生立志成才。抱龙镇泉水村5组高达品的父亲瘫痪八年之久,一家三口全靠母亲种地为生。成绩优异的他今年高考被厦门大学临床医学院录取。说起填报医学院的初衷,高达品含着眼泪说:“xx叔叔的励志故事让我很感动,我要学好专业为像父亲一样的病人服务,回馈社会。”
反哺家乡在路上。xx表示,资助家乡贫困大学生是他的第一个愿望,他还希望在xx建设一所综合性的大学和一家三甲医院,切实改善家乡人民的就学和就医条件。
【篇六】
巫溪县中梁乡xx村位于大巴山深处,从巫溪县城到xx村村委会,全程72公里。近两个小时的车程里,穿隧道、过桥梁,大多数时间穿梭于大山的夹缝中。
1969年,年仅16岁的xx便进入xx村生产队,先后担任会计、生产队长。从1986年起,xx就开始担任这个村的村支书。30年里,他先后历经10次村级组织换届,几乎每次都是满票当选,深受村民信任;
30年里,获市县级优秀党员、先进个人、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多达60余次;
30年里,他始终坚持公正廉明、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作风,从青壮年到老年,把毕生心血投入到xx村致富奔小康上。
xx有四个儿女,都在外做生意,家境不差。每次村级组织换届时,儿女们都劝他早点退下来“享清福”,但村民们死活不干。上一次村级组织换届时,贫困户王耀福还特意来找他:“老书记,你要是退休,咱贫困户脱贫心里就没了底!”
当时,他就暗暗下定决心:“等全村的老百姓都脱了贫,我就安心‘下岗’。”
“xx精神”代代相传
xx村是典型的山区村,海拔从600米到1600米不等。2000年以前,村里不通公路,老百姓卖点山货只能靠肩挑背扛,要是背头猪下河坝去卖,回家后肩膀要肿上好几天,人也得躺上几天才能恢复元气。
“要致富,先修路!”1999年,在xx的动员下,村民们决定集资修路,全村680名主要劳动力全部出动。
在悬崖峭壁上挖出一条路并非易事。xx带着大伙儿上了山,饿了就烧堆火,埋几个红苕烤熟充饥,渴了就接山上的泉水喝,他们从山上修到上下,他们用手拽着8000斤重的石磙碾压路面,硬是用简陋的工具硬是在悬崖上凿出了路。村民们修路没有工资,当时一名施工员在修路时受伤了,xx二话不说就背着他上了卫生院,吃住的费用都是他自己掏腰包。家里没钱,他“挪用”了女儿的2000块彩礼钱,全都用在了修路上。
2000年年底,承载着村民希望的这条长17公里的公路终于通车了,村里的土产从此得以走出“山门”。
后来,这种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被称为“xx精神”,他是全县上下学习的楷模,如今“xx精神”在xx人民心中代代相传。
脱贫的关键,是发展特色产业
有了路,村里就有了发展特色产业的条件。但不少村民仍然贫困,根本没有发展特色产业的条件,产业既要长短结合,又要持续增收,经过走访调研、村支两委讨论,该村确定发展以核桃、山羊、魔芋为主的林经、林草、林畜、林蜂循环产业。其中山羊产业便是短期脱贫增收的好产业。
2013年,xx和几个村干部带头,发展起了山羊养殖场。2014年冬天,母羊一下崽,养殖场一下子有了100多头羊,他立马带着羊去了贫困户陈清吉、陈清元家。
“你们只管养,死了算我的,能变成钱3年后还我羊就行。”他对两人说。
有了“定心丸”,两人各借了十多头母羊回家。如今陈清吉、陈清元家的山羊已各自发展到30头左右,仅靠卖羊一项,一年便能挣两三千元。
从2013年至今,xx的山羊养殖场一直保持着100多头母羊的规模,其中近一半借给了村里的贫困户。今年7月3日,该县下堡镇下堡村贫困户钱从山也专门慕名过来,向他借了十多头母羊。
解决读书问题,脱贫才有后劲
xx有两儿两女,都在外做生意。特别是大女儿何晓琳在广州开了个五金厂,经常打电话让他赶紧退休去广州养老,但他根本走不开。
xx村面积42平方公里,2015年,全村224户1024人中,就有建卡贫困户69户247人。其中,因学致贫的家庭达27户。像这样的家庭,如果能解决孩子读书的费用,就有了脱贫的希望,后劲才会足。如何解决呢?xx把脑筋动到了自己的大女儿身上。
“大女子,你天天说要孝敬我,那就先帮我做件事。”2014年初,他拨通了大女儿的电话。电话里,他告诉何晓琳,三社贫困户王耀福家有一儿一女,分别读小学和高中,患有严重风湿和胃病的王耀福除要负担儿女学费外,还要供养老丈人,这个家因此致贫。电话里,他要大女儿每年资助王家学费2500元,一直到王家当时读小学的儿子高中毕业为止。懂事的大女儿啥也没多说就答应了,但老伴想不通,天天在家念叨:“我屋女子挣的钱,自家用不到,咋就给了别人家呢?”
之后,无论是到县上开会,还是去乡里办事,xx拉下脸,逢人就“化缘”,在他的奔波与牵线下,王耀福、谢宗国、冉茂林、李仁树等4户家庭的孩子有了热心人资助。
管好农村“小银行”,巩固脱贫成果
近年来,有着“草根金融”之称的农村资金互助社在我市广大农村地区相继出现。2009年,xx村也在当地政府引导下组建了资金互助社,xx担任理事长。
“在农村,当年脱贫不算难,关键是要稳得住,可持续。”xx说。而他认为要做到“稳得住”,除了发展特色产业外,资金互助社也必须真正发挥作用。为了保证每笔钱都能用到实处,他对村民们的情况了如指掌:谁是真的急需用钱,借款后能不能及时还上,他都一清二楚。
靠着从资金互助社两次借来启动资金,五社贫困户乔光荣成功发展烤烟和山羊产业,并于2015年底成功摘掉贫困户“帽子”,今年,他准备再从互助社借一笔钱,将烤烟的质量搞上去。贫困户乔玉联靠着从资金互助社借来的2万元建起了农家乐,一年收入可达1.5万元……
在xx村,资金互助社真正起到了助农脱贫的“及时雨”作用:从2009年组建至今,xx村资金互助社借款主要用于发展产业、危房改造、子女上学等。据初步统计,已滚动发放贷款500余笔、500余万元,其中贫困户获得贷款230人250万元,没有一笔呆账坏账。产业方面:核桃面积达4500亩,贫困户参与率达95%,基本满足户均2亩以上核桃;
山羊存栏3000只,贫困户喂养率达60%;
魔芋300亩,贫困户种植率100%。危房改造方面:xx村2015年,全面启动贫困户危旧房改造62户,资金互助社拿出启动资金42万元,在4个月内,所有的贫困户均住上了新房,至2016年,xx村成了名副其实的“洋房村”,无一处土坯房、危旧房。子女上学方面:从2011年开始,xx村村民子女只要考上高中、大学,均优先享受不低于5000元助学贷款,3年来累计下放贷款24.5万元。
2015年底,xx村实现整村脱贫。该村村容村貌、基础条件得到巨大改善,就医就学、经济发展等方面得到显著提高,全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7602元,基本达到小康水平。几十年如一日为了村上,如今的xx一天一个样,看到这样的成果,“老匡”很欣慰。或许,没多久,他便能安安心心“下岗”享清福了。
【篇七】
2014年xx永辉超市积极参与xx市对口涪陵、酉阳、石柱三个区县的扶贫工作,其中党委书记xx同志负责石柱扶贫工作相关事宜,共计投入400万元。自工作以来,xx同志认真贯彻xx市市委关于“坚决打好全市扶贫攻坚战”的精神,认真履行扶贫开发方针、政策与措施,通过深入调查对口帮扶村,有针对性地实施了多项扶贫开发工程,依次解决对口帮扶村民众的生产生活困难,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也得到明显改善,使民众生活水平得到提高,逐步走上脱贫致富之路,帮扶效果显著。
以为民谋福为动力坚持积极参与
xx同志在认真学习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扶贫开发系列精神基础上,深入学习、领会xx市扶贫工作一系列部署,将扶贫理论转化为科学生产力,认真积极参与扶贫相关工作,对永辉超市对口帮扶石柱的扶贫工作做了具体的分工,并与石柱县干部群众面对面交流沟通,深入对接乡镇、村组进行实地调研走访,和乡镇、村组干部座谈,与帮扶对象进行零距离交流,对接具体帮扶事项,共商帮扶措施。持续跟进帮扶项目的后续事宜,确保帮扶工作顺利完成。
以实地调研为基础开展扶贫项目
xx同志一直坚持深入对口帮扶村进行实地调研工作,认为这是打好打赢扶贫攻坚战的基础。他深入石柱县调研,从石柱县三河镇独特的地形地势以及气候条件出发,结合当地贫困村民的实际情况,对帮扶石柱县脱贫致富的计划作出了具体安排:为三河镇白玉村建立长毛兔养殖场;
为三河镇万寿寨村建立猕猴桃生产基地、并且为了保障万寿寨村猕猴桃能顺利打出市场,还建立了猕猴桃冻库;
亲自慰问贫困党员,给他们带去了党和政府的问候语关怀;
针对万寿寨高山贫困村民生产生活困难的情况,帮助他们进行了生态扶贫搬迁。通过深入各对口帮扶村实地调研,xx同志实施了符合对口帮扶村迫切需要的帮扶项目,在改善村基本生产生活环境的前提下,更是发展了适宜的产业经济,从根本上解决了贫困村民的贫困根源,为他们提供了脱贫致富的“长远之计”
以廉洁自律为保障打好扶贫攻坚战
打好打赢扶贫攻坚战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xx永辉超市特设立专项资金400万元用于石柱扶贫工作。xx同志总领负责xx永辉对口石柱的扶贫工作,作为一名中共党员,在各方面以党章党规严格要求,他严于律己、廉洁自律、处事公正,亲赴对口帮扶村实地调研,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到都是用到实处、花到贫困村民身上,始终坚持解决贫困村民的实际问题,诚心诚意为贫困村民谋福、尽心尽力做好扶贫工作。
在未来,xx同志将继续作为xx永辉致力石柱扶贫工作的负责人,充分发挥永辉农业产业双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坚持以实地调研为基础,提高贫困村民生产生活条件,一手牵农民、一手牵市民,在对口扶贫区县有效推进“农超对接”,解决贫困村民卖菜“难”的问题,坚决打好扶贫攻坚战。
精准扶贫先进个人事迹材料六篇
【篇一】
她年龄不大,很多小朋友却亲切地喊她“村公所奶奶”;
她驻村时间不长,对村民的情况却了如指掌,用心用情用力为村民办好事、解难事。她就是**县商业办驻**村扶贫工作队员**。
每天早上,在**县**乡**村村道上,总有一位中年女性在晨练,她就是**。在晨练中,既可锻炼身体,又可接触村民,还能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经常利用早、中、晚的时间,到村民家里走访,走到哪家就到哪家屋里坐坐,村民觉得她很平和。因为她“接地气”,大家都亲切地叫她“周姐”。因为她住在村公所,小朋友送她昵称“村公所奶奶”。“周姐”和“村公所奶奶”已成为**在**村最响亮的名片。
**村自然条件较好,土地肥沃,以种植水果、蔬菜、水稻为主,但香柚、夏橙等水果因柑橘黄龙病而毁坏。2014年,在**乡党委、政府和县商业办扶贫工作队的引导下,**村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种植香芋1100亩,当年产香芋1800吨。通过示范辐射,带动周边朝阳村、八角亭村等种植香芋1万多亩,成为**省绿色食品示范基地,实现了规模化种植。近两年,由于受市场行情的影响,香芋销售不好,**和队员们就引导、鼓励村民尝试种植其他的经济作物。2018年,贫困户江代贵从广西引进种植马蹄40亩,年产值达35万元,纯收入达15万元,不仅脱了贫,还成为了致富带头人。今年,江代贵发展种植马蹄120亩,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成立了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合作社+农户”方式,带动其他贫困户和农户发展种植马蹄300多亩。
**与驻村帮扶工作队员找准贫困户致贫原因,精准施策开展帮扶。通过“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脱贫一批”。目前,全村78户贫困户除3户社会保障兜底户因情况特殊外,已实现全部脱贫。**通过水滴筹平台,利用微信发朋友圈,为重病贫困户发起众筹2起,筹集资金2万多元,帮助重病贫困户解决了部分治疗资金;
通过中国社会扶贫网发布贫困户的需求信息,共发布需求信息348条,对接成功335条,对接成功率达96%,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她利用自己的舞蹈特长对**村舞蹈队进行技术指导,去年**村选送的舞蹈参加全县“全民健身日”活动比赛,荣获了三等奖,通过开展文化活动,提振了村民的“精气神”。
2018年,**村支两委代表全体村民把一幅绣着“精准扶贫,一心为民”的锦旗送给扶贫后盾单位。今年6月,在**县整治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工作推进会上,**做了典型发言。
【篇二】
“我们村的扶贫队长是个女同志,经过两年多的扶贫,为我们村改变了面貌,为贫困群众解决了许多困难。她待人友善,工作扎实,这样的女扶贫队长确实搞的好,希望她能在我们村多搞几年”。**村**等许多贫困户都为这个女扶贫队长**竖起大拇指。
**是**省**市**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2017年4月,她服从组织安排,被派驻到龙泉镇**村任扶贫工作队长、党组织第一书记。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同志每月在村工作时间不少于20天,吃住在村里。况且家里还有一个80多岁的老母需要照顾。组织把扶贫队长这分重任交到她手上,这是对她的充分信任。她和乡村干部入户走访,访贫问苦,积极帮助争取项目,为贫困群众做了许多实事好事,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
2017年3月,省扶贫办到**村检查扶贫工作,发现了11个问题,村、镇、后盾单位相关工作人员先后受到处分。面对**村当时的扶贫工作状况,谁也不愿意沾上任何关系。而1968年出生的她已近半百了,不仅是重要科局的关键副职,更享有着副处级的职级待遇,脱贫攻坚工作形式这么严峻。她毫无气馁,说“我在乡镇当过镇长,在局机关里我算是比较熟悉基层工作的干部之一,这个担子我挑比较合适”。
**为了不辜负组织对她的信任,村民对她的期盼,和乡村干部一起认真学习中央、省、市、县关于脱贫攻坚的相关文件精神,走访贫困农户,与村民交朋友、结亲戚。由于**村人口多、自然村多,白天村民外出干活,**经常晚上拿着电筒去走访贫困户,并连夜回来整理好资料。用了仅一个月的时间,走遍了163户贫困户和重点户,清除了“四类人员”50户170人,新识别9户28人,同时针对合户、拆户、返贫等情况,对贫困信息进行了全面核查和清理,原来建档立卡的146户510人,整改后为100户405人。精准识别,精确整改,得到了村民的一致认同。村里人都称她为“狗不叫干部”。
记得有一次,她的宝贝外甥过生日,外甥傍晚就倚门盼望外婆回家,可**工作忙脱不了身,9点多才回到家里,发现外甥强撑着困意,等待外婆回来,说到“外婆,你不是答应我,和我一起过生日的么”孩子好像受了莫大的委屈,**顿时觉得有愧疚,泪花不由自主夺眶而出,除了说声对不起,下次给你补上,她真的不知道用什么话来安抚自己的小外甥。
**为了解决贫困农户的困难,倾力相助。如贫困农户骆兔凤住的是七十年代的土装房,年久失修,**多次走访,积极回住建、农建投等部门争取支持,帮助骆兔凤完成了危房改造,解决了一家人住房困难的问题。贫困户邓少文,原先零散种植了烤烟、西瓜,每年花大半时间在这,但天气原因,收入不是很好。后来,在扶贫队长**的帮助下,加入了村里的合作社,种了90亩烤烟,还种了几十亩西瓜,产业初具规模,期待有个好收成。
而这些仅仅是**在**村扶贫工作两年多来帮扶的两个例子而已。
2017年6月,在对省扶贫办查摆问题进行全面整改的攻坚阶段,两天两夜没合眼的她,病倒在走家串户的路上,被送到医院进行简单输液后,她又拖着带病的身体,坚持工作在扶贫的重要岗位上,而背后支持她的,是贫困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她心系百姓的爱民之心。2019年4月,又由于连续加班,她的心脏顿时阵痛,呼吸困难。强撑了两天,她放下工作,跑到县人民医院和医生说“我还能正常工作吗?这段时间扶贫任务很重,我抽不开身”。医生告诉她尽快去郴州或长沙做手术、没办法,她才和组织请好假,去外地做了心脏搭桥手术。
休养半个多月后,**又收拾好衣物重新返回了扶贫一线。尽管家人和朋友多次劝导在家多修养几个月和辞去扶贫工作队队长职务,但她说“如果我不能在一线工作,我怎么能拿这份工资,怎么能给村民和组织交一张合格的答卷呢?”也就是用这个理由,家属同意和支持她的工作,并送她到村里开展扶贫工作。
**如愿回到了工作岗位,一切还是如她上任之初,每天早上和队员煮好早餐,吃完就开始一天的工作。进村窜户她是最早的,她联系的贫困户也是村里住得最远的。住建局负责人郑乐平说“**同志有情怀,有大局、有干劲,我们组织更加要有关怀。”
在扶贫工作的两年多来,她带着镇村干部,到县发改委、交通局、移民局、农建投、爱卫办等单位申报项目,帮助**村争取资金30余万元,不断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走进县内各大企业,动员建筑业开发商捐款,共筹集资金19万元用于**村背街小巷建设。组织成立**县和盛种植专业合作社,引导贫困户种植蔬菜、烤烟、瓜果、油茶等经济作物,实现安置劳动力60人,其中贫困人口25人。引导支部党员回村发展乡村旅游,投资创建旺通生态园,吸纳安置本村贫困人口30余人,人均工资达3万元以上。村民可以随时找到村干部办理事务;
解决了2户贫困户的危房改造,房屋修缮12户。通过驻村工作队和结对帮扶责任人攻坚克难,奋力整改, 2017年6月5日省扶贫办对**市各县区检查,**村获得了全市第一名的好成绩。同时,也于当年龙泉镇**村顺利地退出贫困村。
回想,从一开始初来乍到挨家挨户了解情况,再到精准扶贫工作层层推进,徒步下村入户、早出晚归是常有的事情,有时候和贫困群众敞开心扉聊完天出门发现天上已是点点繁星,过程虽然辛苦和苦涩,但是一想到帮扶的贫困群众一张张挂满笑容的脸,一声声亲切的“眭队长”……
**知道她所做的工作群众其实都看在眼里,记在他们的人情日记中。
【篇三】
7月7日,在**县**市**村贫困户**家中,一位40岁的妇女干部帮助扫地,洗碗。这是就该镇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忙碌地身影。
“铿锵玫瑰,铿锵行,扶贫路上拔穷根。”在****市镇有一位女扶贫干部,她带着感情,带着坚毅,如一朵“铿锵玫瑰”,以女性特有的顽强、细腻和执著,走进贫困村,投身扶贫工作,带领群众奔走在致富的道路上,留下了阵阵芬芳。她就是**,**县党代表,现任**市镇农村片长、扶贫办副主任,她曾荣立个人三等功1次、6次分别获市县嘉奖,先后被评为市、县扶贫先进个人。作为全镇唯一的普通干部女片长,她始终战斗在脱贫攻坚战场的第一线,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
舍家为公,用柔肩挑起扶贫重担
2017年初,**在全镇五个带片片长选举时,她作为一般干部被选为辖管全镇6个村的农村片长,同时,并被镇任命为镇扶贫办副主任,兼驻唯一村扶贫工作队员。为了更好开展驻村帮扶工作,**把被子从镇宿舍搬到村里。驻村扶贫,过的第一关就是生活关,**租居在老百姓家,没有政府宿舍的淋浴洗澡、没有正常就餐时间等等。这一切困难,她都能克服,毫无怨言;
但是,每晚老鼠在楼上、床下东窜西跑,吓得她不敢睡觉。害怕睡着了,老鼠窜到她被子上来。生活的难关还算好过,最怕的就是对家人的亏欠和群众的不理解。
为了扶贫工作,**放弃双休日,有时几个月也难得回去一次,冷落了亲人,忽略了小孩的管教。县里规定镇派工作队员每月至少在村居8天时间,她却和市县下派工作队员一样,每月居住22天以上,这样有更多的时间用在帮扶工作上。一次,她到县城开会,抽空回家拿换季的衣服,老母亲心疼地拉着她的手说:“琳琳,你扶贫工作重要,但身体和家庭也重要啊”。望着苍老的母亲,她的泪水情不自禁地从眼底流出,这时她才想起自己已经两个多月没有进过家门了。她带着愧疚感跟儿子谈心时,正读初中的儿子又抱怨又生气地说“你不是我的妈妈,你没有资格管我,你爱的不是我,你爱的永远是你的工作、你的贫困户,贫困户的小孩才是你的小孩,贫困户才是你真正的亲人”。听到小孩的话,她泪流满面,心阵阵的作痛。
2018年10月,她中风的父亲六十岁大寿生日,恰巧碰上省市来镇里进行出列村交叉检查,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她根本没有时间赶回去陪父亲过生日。2019年年3月,她由于常时间在电脑前整理录入扶贫资料、写扶贫工作计划、总结等,右手腕关节患上腱鞘炎,不能拿重物、不能扭东西,受到严重障碍;
但她没有请假,没有看医生、没有住院,仍然坚守扶贫一线。
因地制宜,用勤奋攻克脱贫难关
2017年,**驻唯一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知道只有把上级的扶贫政策学懂学透,才能为贫困群众帮难解困。她白天走访贫困户,晚上挑灯学习扶贫政策,她村在全县率先创新实施贫困户资料“一户一档”管理法,获得县扶贫办高度评价,并在全县借鉴推广。她提出“1234”的帮扶措施,打造油茶、苗木、养殖等六大产业基地,切实提高贫困户收入,并因户施策,良好的帮扶效果得到了上级领导的高度重视。2017年6月,省市县三级领导和工作组对她片里所管的唯一村、青草村的扶贫工作进行了检查,从软件到硬件,从乡村面貌变化到干部作风表现,综合成绩名列全市前茅,都得到了上级的充分肯定。省政协李微微主席当场表扬了**,亲昵地称赞她说:“这个小丫头肯实干,真不错。”
近年来,**带领扶贫工作队广泛调研,因村制宜,提前科学规划、精心包装项目,详实地将信息录入扶贫项目数据库,尽量做到每一项扶贫工程和项目早实施,让群众早受益。她先后帮助唯一村争取示范点阵地资金10万元,新村部堡圹建设项目资金20万元;
帮助油斯村争取道路建设资金90万元,专项党费扶持产业项目资金50万元;
帮助唯一村新修道路8.6公里、油斯村新修道路10.3公里,让4000余村民受益。
三年来,**在开展驻村帮扶工作时,充分根据各村的实际,因地制宜,着力破解脱贫难题,把发展产业作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利器。她帮助唯一村发展油茶产业1010亩、苗木基地50亩;
帮助油斯村发展油茶产业500亩、草珊瑚药材50亩,助力村民致富脱贫。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她协助油斯村市政府办驻村帮扶队工作时,用了一年时间20余次化解一场7年之久434.5亩复垦林地矛盾,让434.5亩荒废土地全部种上了新的油茶苗,重新为群众发挥增收效能,焕发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春风化雨,用爱点亮村民致富路
“立定九宵志志在脱贫,横下一条心心系攻坚。”这是**最初带队驻村扶贫时,作为在部队锻炼多年的父亲送给她的一句话。她作为一名一线“扶贫人”,一直秉承着这个信念;
始终把为民办实事当成自己的一份责任,把为民解难题当成自己的一种快乐,把群众的赞许眼神当成一件无比欣慰的事情。
油斯村檀山组贫困户吴操父亲因患肝癌去世,母亲患肠癌需要住院治疗,繁重的经济负担,使他辍学在家劳动,变得非常自卑。**经常到吴操家和他拉家常、谈生活、话人生,主动和他沟通,向他宣讲扶贫政策,及时为他申请办理了低保、积极对接落实危房改造政策,帮他解决了家的住房问题,并鼓励他踊跃报名参加优秀农民青年人才培训班,学习掌握农业技术。当吴操拉着她的手说“谢谢您!谢谢党的好政策,是您给予了我们全家重新生活的勇气。”听到这话,她流泪了,那不是因为心酸,而是为民解忧之后的那份轻松。
11年来,油斯村年近六十的孤寡老人**独自护理瘫痪在床儿子、照顾年幼孙子的重任,生活非常艰难。**经常到**老人家,帮助他清理卫生,主动和吴老拉家常,陪就读初中的小吴锦聊天,鼓励他勤奋上进,长大后支撑起这个不易的家庭,并利用回镇里的机会,到所在学校去看望吴锦,为他添置衣物和学习用品,给予他缺失的母爱;
慢慢地,**老人重新振作了精神,树立起了生活的信心。
【篇四】
该同志2017年9月参加工作,刚来工作他就被调到扶贫办公室,近一年来,他从一名初出校门的学生,成长为一名乡镇扶贫干部,他凭着强烈的工作事业心和责任感,怀着对贫困户的一片诚心、爱心、热心,扎根基层,履职尽责,扑下身子,踏实工作,为**镇扶贫攻坚做出了一定成绩,受到领导和周围同志的一致好评。
一、逐户走访建档加班加点工作
全镇人口基数大,户数多,贫困户总数约占全县的百分之四十,工作难度大,脱贫任务重,专业人员少。该同志到扶贫办工作以来,和同事们一起逐村走访入户,调查询问、填写表格、计算收入、录入数据、宣讲政策、精准识别、因户施策。全镇辖26个行政村,96个自然村,近9千户,2万5千人,为确保不漏一户一人,他和同事一户户走,一个个填,力求情况准确、数据详实。摸底信息采集结束后,他们又加班加点,经常工作到半夜,将所有采集到的农户数据一户不漏地全部录入电脑,有时一口气干到天亮,白天又接着工作,“5+2”、“白+黑”是经常的。
二、踏踏实实干事,尽心尽责扶贫
配合好村第一书记、“两委”干部是精准扶贫政策能否执行到位、贫困户有效帮扶的的关键。贫困户的识别经过了贫困户申请,村开会研判,贫困户信息比对审核,村公示、镇审核等多道严格的程序,在这个过程中,该同志主动对接村第一书记、村干部、镇财政所、民政所等多个部门、人员,了解掌握情况、获取真实数据。通过一系列的工作,最终精准识别出贫困户179户、429人,加上之前稳定脱贫享受政策26户、57人,共计205户,486人。这些贫困户需要重新建立档案、填写村档户档、同时还要协助帮扶单位制定措施。时间紧,任务急,人员少,镇领导在了解情况后,及时增派人员,全力助推脱贫攻坚。他和他的同事一直都在尽职尽责地工作,连日加班加点,节假日几乎不休息,吃饭时间不固定,睡眠时间连连压缩,确保如期完成扶贫工作。
三、扶贫担当作为奉献不忘初心
作为一名扶贫干部,责任意识与担当精神是必须具备的。该同志在扶贫工作中,能够主动作为、知难而进。如实施产业帮扶过程中,在镇党委、政府协调下,他联系帮助各村联系帮扶合作社,按照“五个一批”的相关要求,拟定协议并对接合作社法人,帮助村里组织召开精准扶贫产业项目申报会、精准扶贫产业扶贫项目资金使用会议等,保证了扶贫资金准确下放、有效使用,帮扶带动贫困户205户486人,让每一户贫困家庭享受到了产业扶贫的优惠政策。他把贫困户的事当做自己的事,把扶贫工作当做自己的工作,在完成好领导安排的工作任务同时,他广泛走访贫困户,了解民情,帮助各村完善软件资料。村里有新调整的第一书记,由于刚来不了解村情民情,张鹏同志得知后主动与其取得联系,介绍村情和贫困户帮扶情况,帮他们及时掌握第一手数据。
四、立足岗位工作,克服困难向前
扶贫工作的难度有时不仅仅体现在费时费力上,更体现在领会文件实质、向下传达精神上。该同志每每接到工作任务,他首先总是冷静思考,再三摩领导意图,之后确定工作方向,并协同其他同事逐一认真落实,力争把工作做到实处,做出实效。村里的干部文化水平低,理解能力差,在领会精神、工作实施上有一定困难,遇到这种情况,该同志总是不厌其烦反复沟通,并克服方言困难,耐心讲解,直到村干部连连点头,深刻理解了他才肯罢休。一些不易完成的工作,他总是身先士卒,先做个模板,再教给村里干部,这样工作很容易就完成了,他常说:“工作就是这样,累点苦点,困难是有的,但克服了就过去了”。
习近平总书记对扶贫工作非常重视关心,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脱贫攻坚是“三大攻坚战”中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攻坚战,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大到国家,小到乡镇,必须实打实,不能有半点花架子。张鹏同志以脱贫攻坚的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把个人的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大业之中,将担当作为、不忘初心融入了扶贫事业之中,他用自己的努力,以**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致富的实际成效作为交给党和人民的最好答卷。
【篇五】
**,**县人,中共党员,1990年3月出生,2012年9月参加工作包抓焦村,2013年转为**村包村干部,2016年被下派担任**联合支部第一书记至今。
**是县级重点贫困村,**村是镇里出名的残疾村。当她开始担任包村干部以来,她深深地意识到要改变村容村貌,让村民的生活富裕起来,还有很一段很艰辛的路要走。
五年来,她坚持用情走访农户,用心服务群众,千方百计谋发展,多措并举做实事。五年来,她扎实工作,克难奋进,**村的发展初见成效,民生改善有所提高,逐步形成和谐稳定新局面树立了基层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赢得了组织的肯定和群众的认可。2017年被评为“县级优秀第一书记”。五年来,她用自己的不懈努力换来村庄的崭新容颜,也换来了村民邻里的喜笑颜开。用村里刘俊岐老人的话说:“这么个碎女娃娃,能在我们村坚持这么多年,给俄们带来这么大的变化。能行了,真的可能行了!”
一、千方百计谋发展,修路富民强产业
当她来到**村的第一年,就遇到2013年的特大雨灾,村子里的好多土窑都变成了危窑。她积极协调解决了村民的临时住处,和村里人同吃同住,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乡亲们都亲切地唤她“**”。
从小就在农村长大的她,看到村里的贫穷面貌时,就意识到一定要想办法让村民都富起来。向村支书了解以后,得知村里有1410亩的果树,但是由于地处山地,远离水源,果园灌溉取水用水十分困难。当她得知县上有集雨水窖项目时,她第一时间跑到镇政府找领导,争取取目,经过多次协调,争取到127口集雨水窖,解决了**村果园灌溉难的问题。2013年**村苹果产量达到了48.5 万公斤,产值达384.5万元,人均果品纯收入突破万元,实现了三年翻两番的预期目标。
水源灌溉问题解决了,她又惦记着修路的事,她永远都不会忘记于家塬子村那段3公里的泥泞路。都是一样的果树,由于道路问题,于家塬子村的苹果卖不出去,很多农民都改变不了贫穷的面貌。她和当时的帮扶单位城管局都认为只有把于家塬子的路修好了,村民才能真正富起来。通过她多方奔走,协调资金80余万元,硬化了**到于家塬子村的三公里道路。村里的苹果能卖上价钱了,于家塬子村的大叔大婶们都笑的合不拢嘴,“没想到这多少年也修不了的路,让这个碎女娃娃给蹦跶地修好了。”于家塬子村的张大哥笑着说。
二、因户制宜准施策,多措并举促增收
五年来,她进遍了全村249户家门,了解了全村722人的基本情况,走遍了全村2210亩果园地,熟悉村里的每村每户。2016年她被下派作为**村第一书记,这是也是领导对她辛勤工作的认可,也反映了乡亲们对她的信任,她深深地意识到,当了第一书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本就熟悉村情的她,为了扶不漏户,还是入户走访了每一户贫困户。根据贫困户的实际情况,协助帮扶干部和贫困户因户制宜地制定了帮扶计划。针对劳动力不足的杨花明和家务劳动力不足的张江东采取极具特色地捆绑帮扶,互相照料,共同致富。她知道贫困户脱贫不能单纯依靠报扶干部,于是她就谋计着能联系几个合作社帮忙。经过她多次协商,中果公司与**村建立村企帮扶关系,中果公司的果树管理专家到村指导果树管理技术7次,无偿发放化肥农药4次2万余元。风雹灾害后,她及时联系中果公司专家第一时间进村查看灾情,指导农户展开生产自救,并积极争取了9000余元叶面涂药。与此同时,她还协调远大养殖合作社与**村农户建立养殖帮扶关系,为贫困户提供猪仔42头,帮助贫困户发展养殖业。
三、一心为民办实事,村容村貌焕新风
为提高**人民生活环境与质量。她积极协调,汇集各种力量,引进资金46余万元,用于村庄户改整治。同年底,**美丽乡村建设66户全部完成户改,彩钢房顶整齐鲜亮,围墙干净洁白,大门错落有序,环境优雅怡人。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能沉淀多少真情。任职第一书记以来,**团结带领村里的党员干部群众,以富民强村为己任,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知难而进,不等不靠,积极争项目、找资金,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充分体现了一个第一书记厚德善谋、笃行为民的本色,以严谨务实的工作态度赢得了广大干群的一致好评。
如今的**村“两委”班子战斗力强,党员队伍整体素质提升,产业发展、环境改善,弱势群体有人帮。老百姓看在眼里、喜在心头,真真切切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纷纷夸赞“这个女娃娃来了,**村真的变了。”
【篇六】
**,男,现年39岁,中共党员,大专文化。自实施脱贫攻坚工程以来,该同志按照区委、区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在场扶贫工作队的带领下,深入**区**镇**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
该同志协助场扶贫工作队,深入调查研究,摸清帮扶对象基本情况,为了准确把握目前帮扶村的基本状况,有针对性地做好精准扶贫工作,他和扶贫工作队队员,深入结对帮扶村调查研究,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调研摸底。通过深入调查研究,掌握了第一手资料,他对该村的基本情况、经济发展现状、群众脱贫愿望和扶贫开发规划等有了很深刻的认识,并帮助被帮扶村制定了脱贫帮扶具体实施方案、制定了帮扶工作计划。
**同志和驻村工作队全体人员,在精准识别的基础上,对全村76户贫困户家庭状况进行综合研判。通过走访入户全面了解贫困户的家庭基本情况,认真听取贫困户的自身想法及脱贫愿望。在综合研判基础上,针对贫困户的具体情况制定了合理的脱贫计划,明确了帮扶责任人,确定具体的帮扶任务措施和时间节点,大力支持和帮助贫困户发展柴胡、花椒种植,开展优质核桃嫁接改造,积极发展林下经济产业。优先聘用贫困户到生态护林员公益性岗位,在林场实施的项目造林、绿化景点养护等工作中,给予贫困户提供季节性劳务零星用工就业机会,组织贫困户劳力参与林场苗圃地和大水川旅游专线**节点绿地内拔草、起苗以及村委会大院绿化美化改造劳务施工,仅此一项可为每户增加经济收入2000余元。该同志和驻村工作队队员和村委会积极协商,帮助有意愿、有条件的贫困户申请纳入年度易地移民搬迁项目,及时解决了贫困户住房问题。
推荐访问:关于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事迹总结材料范本20篇 脱贫 攻坚 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