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反腐专题片《零容忍》观后感心得体会三篇(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
请收下这份反腐路上的小贴士
近日,《零容忍》反腐大剧热播,一个个在反腐路上不遵守反腐“交通三规则”的党员干部和他们“翻车”的经过展现在人们眼前。各位新老干部永远要做反腐路上的“好司机”,永远不要逾越贪腐的红线!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居安思危,告诫全党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反腐败斗争永远在路上。以下是反腐“交通三规则”小贴士,请广大新老“司机”们查收:
坚定理想信念的“目的地”,切勿偏离行驶路线。新老“司机”们要明白反腐不是目的,而是达成目的的手段。根本目的在于保持党的性质宗旨不变,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的政治基础。只有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信念、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才能在行车“导航”上确定“最终目的地”,开好这辆为人民服务的“权力车”。
“廉洁”的手握住权力的“方向盘”,“廉洁”的脚踩下权力的“油门”。新老“司机”们要始终明白无论职位高低,手中权力的“方向盘”和“油门”都是人民赋予的。一切罔顾民意,把人民赋予的权力作为利益交换的筹码的党员干部都是乱打“方向盘”偏离了反腐路线甚至背道而驰;一切违背民心,把人民赋予的权力作为自己仕途路上的“加速器”都是乱踩“油门”超速行驶,把人民的利益甩到车后。这些都是得不到人民拥护和支持、违反党规党纪的危险“驾驶行为”,最终的结果只能是“车毁人亡”。
不闯贪欲的“红灯”,等一等清廉的“绿灯”。新老“司机”们在“红绿灯路口”遇到贪欲的“红灯”时必须停一停,不能被形形色色、充满诱惑的“红灯”所吸引;不能脑子一热脚踩违法乱纪的“油门”冲向罪恶的深渊。不少“司机”在反腐的路上遇到“微腐败”、“小礼品”、高额贿赂、“美人计”等一切形式的腐败时,不能做到“软硬不吃”和“出淤泥而不染”,他们以身试法拿自己甚至家人的未来去图一时之“快”,最终得来的只能是法律的惩戒和人民群众的唾骂。诱惑不过是一时的,新老“司机”们要克制自己的贪欲,等一等清廉的“绿灯”方可安全地通过危险又诱惑的“红绿灯路口”。
做“四有”廉洁干部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强调,要加强年轻干部教育管理监督,教育引导年轻干部成为党和人民忠诚可靠的干部。年轻干部是党和人民的后备力量,是民族的希望,要筑牢拒腐防变“防线”、划清公私“界线”、不碰纪律“红线”、守住廉洁“底线”,争做新时代“四有”廉洁干部,让青春之花在不懈奋斗中绚丽绽放。
要有“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崇高信仰,筑牢拒腐防变“防线”。年轻党员干部如同娇嫩的小树苗,要茁壮成长,就必须根基稳固,从参工第一天起就筑牢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崇高信仰,以防政治“贫血”。从内心深处明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这个根本问题,从而找准奋斗方向,牢记为民宗旨,对党忠诚。自觉加强党章、党规、党史等知识的学习,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好思想“总开关”,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永葆干部清正廉洁、风清气正的政治本色。
要有“一寸丹心向日明”的高尚情操,划清公私“界线”。干部精神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就会迷失方向、犯下错误。年轻干部要从政第一天起就要加大充电力度,补足精神之“钙”,培养一寸丹心向日明的高尚情操,勇于担当作为。自觉遵规守纪,不踩“底线”,做到令行禁止。要把立德、修德、践德作为终生追求,明大德、知公德、严私德,建立健康的“工作圈”“社交圈”,远离“组团式”“结帮式”“亲戚式”大聚会陷阱,划清公私“界线”,公私分明,拒绝损公肥私、自私自利,做到兢兢业业、一心为公。
要有“万家忧乐到心头”的为民情怀,不碰纪律“红线”。近期热播的反腐专题片《零容忍》中所提到的腐败分子赵永琏,就是典型的“免疫力”低下,“为民”情怀缺失,触碰纪律“红线”之人。年轻干部要以反面典型案件为戒,不碰纪律“红线”,始终不渝秉持人民至上理念,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准确掌握人民群众所思、
所想、所盼,把群众的事情当作自己的大事来抓,用心用情用力办好群众的每一件小事,切实增强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要有“只留清气满乾坤”的淡泊心境,守住廉洁“底线”。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年轻干部,要涵养淡泊名利心境,修身修心,增强“体质”,坚决抵制贪腐“蛀虫”的侵蚀。以谨慎淡泊之心对待名利、权势,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守住道德底线、廉洁底线,全心全意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知心人、暖心人。不断加强廉洁自律教育,主动加强党性修养,拧紧廉洁思想“总开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不敢腐”“不想腐”“不能腐”的高度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遵规守纪、行稳致远。
守好“廉关”过好“廉节”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年关渐近,喜迎新春的同时,每一位党员干部也面临着“年关”大考,俗话讲:“廉不廉,看过年;洁不洁,看过节。”逢年过节,亲朋好友、同学同事之间免不了相互问候、拜访或走动。这既是一种交往方式,也是一种传统习俗,本无可厚非。但不可否认的是,尽管各级对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过节
三令五申、反复强调,但仍然有少数人把节假日当成了“拉关系”“送温暖”“套近乎”“谋前程”的最好时机,利用“年节”打算盘,搭乘习俗的“便车”做文章。在这关键“节”点,党员干部更应善于明辨“真假”、分清“是非”、把握“情法”,保持清醒头脑,正确对待和处理人情往来,守好“廉关”过好“廉”。
过好“廉”应善于明辨“真假”。岁末年关,正常的人情世故、礼尚往来是我们的传统。然而,在这个极易滋生腐败的关键时候,党员干部应严于自律、严于修身,才能夯实“廉”的根基,划清“廉”的底线。因此,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节日期间对那些送上门的“心意”和“看望”,要睁大眼睛,保持定力,学会拒绝。要知道,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敬仰”,也没有凭空而来的“心意”,“吃人嘴软、拿人手短”,如果扣不好自己的“思想纽扣”、拧不紧自己的“意识阀门”,把禁令当成“稻草人”、把“紧箍咒”当成手电筒,把“高压线”当成摆设和花瓶,一旦思想麻痹,就会被别有用心之人所利用,甚至被“围猎”。所以,党员干部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擦亮眼睛、明辨真假,保留真性情、远离假仁义,把“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植入头脑、深入骨髓,不让投机者钻空子,不给节日不良风气留“市场”。
过好“廉”应善于分清“是非”。所谓分清“是非”,就是要始终明白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能做,这其中的评判标准就是党性原则和党纪国法,容不得半点模棱两可。近年来各级对党员干部廉洁过节的要求越来越严、指向越来越具体。春节来临,党员干部应特
别警惕那些美其名曰“给孩子一点压岁钱”、微信“抢红包”、用快递寄点“家乡土特产”等变异、变味的行为。对于那些违反纪律、违反原则的事情,无论大还是小,无论明里还是暗地,无论直接还是间接,都要态度鲜明、毫不犹豫地说“不”。特别是对那些所谓的搞“潜规则”、打“擦边球”的事情,更要认真对待,自觉做到慎始、慎终,慎独、慎微,不因恶小而为之。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不忘共产党员身份,从自身做起,始终坚持党性原则。
过好“廉”应善于把握“情法”。“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同事之间相处久了都会有感情,但这种感情只限于党纪国法范围内的相互理解、帮助和支持,决不是不讲原则,搞“投桃报李”,把彼此关系庸俗化、利益化。《零容忍》里清晰道出,“不得罪成百上千的腐败分子,就要得罪 14 亿人民”,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领导干部为“情”所惑,落入人情“陷阱”,在节日的喜庆氛围中顾及面子、怕伤感情,总觉得拒绝别人“不好意思”,才给了别有用心之人可乘之机,让“小意思”变成“大问题”,最终让“人情”毁了亲情,害了家庭。在情与法的天平上,党员干部应毫不犹豫地把“砝码”放到法的那一边,牢固树立法纪意识,严格按照法规制度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对于那些打着节日的“幌子”,借“感情”说事,企图谋取个人私利,获得“方便”的行为,在坚决予以反对和抵制的同时,要把相关政策规定说明、把是非道理讲清。要时刻保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警觉,以党规为边、以党纪为界,积极倡导廉洁、文明、节俭过节的风气,
在虎年收好“廉政红包”里的“清风”书签,清清白白做事、堂堂正正做人,让“别人”知难而退,让自己心安理得,让家庭平安幸福。
推荐访问:2022反腐专题片《零容忍》观后感心得体会三篇 专题片 观后感 反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