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小学家校共育案例分析
学校家校协同育人案例
一、案例背景
1.“协同育人”是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方面
《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明确指出“协同育人”成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方面。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是协同教育的一个整体,尤其是学校与家庭之间,承担着对孩子的直接教育责任。建立健全家庭教育工作机制,家庭、学校教育是否密切配合、积极协作、相互支持、形成合力,决定着教育的成败,也助力广大中小学生健康成长。
2.家校“协同育人”理念不统一
日前,有一位爸爸来到校长室抱怨班主任对他的孩子教育不力,质问校长为什么他的孩子进小学后,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都不好,当着班主任的面指责老师没有能力教育好他的孩子。这样的事例在当前已不是个别现象,家长对学校、老师的不信任也不在个别。
要做好家校“协同育人”相当的不容易,首先表现在学校和家庭双方对于协同的认识不统一。从教师的角度看,目前80后的家长是第一代的独生子女,虽然文化素质提高了,但忙于工作和自己的享乐,将孩子交给父母,隔代教育现象日益增多。教师认为家校沟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家长配合学校,只要记住学校或老师的要求并照此执行就可以了。从家长方面看,不少家长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孩子的习
惯和学习是老师教育的结果,家长管好吃喝拉撒睡就可以了。不少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和分数,有些家长对学校求全责备,对孩子护短,将孩子出现的一切问题归咎于学校,从而导致家校双方关系紧张、态度敌视。家长没有从思想上认识学校老师和家长是一致的。
3.克服认识误区,架起有效的沟通桥梁,协同育人
在家校沟通上还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老师喜欢向家长告状。老师常常对家长反映“孩子学习退步了,上课不听讲,作业不做,在学校又打人了”。老师往往只是陈述现象,不分析原因,也很少给出意见和建议。这样的沟通往往会以家长对孩子的责骂或惩罚告终,孩子和家长的自信心受到打击,拉大师生之间的距离,长此以往,必将带来十分消极的影响,家长甚至会放弃对孩子的教育。
家校都应该走出认识上的误区,重新定位家校关系,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上开展家校友好合作,协同育人。
二、具体做法
为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充分发挥学校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积极探索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模式,探索家长学校课程的构建,给予家长专业指导,提升育子水平。学校通过家长学校,传播家庭教育理念,让家庭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从而
实现家校协同,共同发力学生教育。与此同时,学校还定期举办家长沙龙活动,为学生家长提供一个交流教育经验的平台,最大限度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
(一)开设家长学校,树立正确的育子观
学校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有计划,开设家长学校,通过家长座谈会、家长开放日、全校家长会等多种途径对家长进行培训与沟通,提高家长对孩子家庭教育的认识,掌握育子方法。
每学期的班级家长会,班主任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向家长开设家庭教育微课堂15分钟,更新家长教育观念,使得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互配合,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二)参与实践
1.开展形式多样的家校活动
为了更好更全面地让家长了解孩子,学校应为家长创造一切机会,让家长走进学校、走近学生,亲身感受学生在学校的学习与成长的快乐,聆听学生的心声。为此我校开展了相应的活动,请家长走进学校。开学典礼,学校邀请家长前来参加,请家长代表对学生们提出了新学期新希望。校园文化艺术节,邀请家长一同观看学生们精彩的演出,一起分享孩子们的喜悦与欢乐。“教学开放日”,学校把家长请进校园,让家长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情况,感受学生在学校的成长,家长通过反馈表等形式向学校提出反馈意见或建议。
2.请进走出结合,开拓教育资源
学校充分利用少年宫社团组织,聘请学生家长进入社团担任辅导教师,拉近了家庭和学校的距离,也拉近了家长和学生的距离;学校开展“魅力爸妈进课堂”活动,让家长递交“爸爸妈妈课堂”家长志愿者登记表,运用丰富的家长资源,拓宽教育视野,丰富拓展课程,实现家校互动。家长走进课堂,关注教育,走近孩子,陪伴成长;学校让家长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全面接受家长对学校各项工作的监督。事实证明,爸妈课堂受到了小伙伴们的热烈欢迎,充分挖掘和利用了家长的特长,为家长和学校、同学之间搭建了一个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的平台,更促进我们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三、案例的反思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儿童只在这样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和谐的全面的发展,就是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要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学的目的上、过程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因而,家庭与学校的合作,家长有效配合学校对子女进行教育,关系到学校育人环境的全面改善,也直接决定着学校教育的效果。
1.学校要勇于承担家庭教育指导的责任
我国自古就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的传统,家庭教育既是文化传承的重要环节,也是社会道德形成的途
径。因此,学校勇于承担起家庭教育指导的责任,建立健全机制,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
2.开展形式多样的家校活动
家校合作的方式多种多样,在实际运用中各有所长,学校根据学生发展的目标和要求,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家校活动,使其产生最大的育人效果。
3.设计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家长会
学校每学期召开家长会、家委会,有时针对不同学生群体的情况召开相应的家长会;让家长积极的参与和互动,鼓励家长畅所欲言,调动家长的积极性。例如有一班级的家长会,根据班中孩子责任心不强的问题,老师组织了“教子一得”论坛,老师设置了不少小岗位让孩子竞聘,家长都赞同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承担任务来培养责任心,家长要给孩子做负责任的好榜样。在家庭中也要给孩子设立岗位,并且要花时间训练孩子,慢慢形成习惯,有责任有担当。这次家长会为家长们提供了充分的交流和学习的机会,大家在交流碰撞中互相学习,互相启发,促进彼此家庭教育水平的提高。
教育孩子是我们一生推卸不掉的责任,只有家校通力合作、交流沟通,逐步树立与学校一致的正确教育思想,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有助于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提高家庭教育的能力和水平,让家校合作使双方优势互补,为孩子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
总而言之,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学校教育管理必须发动家庭社会的方方面面来积极参与。就能消除“教不得法”现象,学校与家庭之间能做到足够的配合,学校在向家长传授一些家庭教育的经验方法的同时,充分利用家长们的特长,与学校的教育工作相配合,促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有效地拧成一股合力。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作为教育工作者,协同育人,改善“教不得法”现象,我们任重而道远。让我们携起手来努力探索,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共同努力吧!
**学校
2023年3月
篇二:小学家校共育案例分析
小学家庭教育家校共育案例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在小学阶段,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不仅仅是指父母对孩子日常生活的照料,更指的是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给予的教育和启发。很多学校也意识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开始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共同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下面,我将介绍一个小学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案例。
李明是一位小学三年级的学生,父母都在外地工作,他的父母很少有时间陪伴他。对于这样的家庭背景,李明在学校表现出了一些问题。他在班级中不太爱与同学交流,成绩也有所下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校决定进行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共育措施。
此外,学校还成立了一个家庭教育团队,由学校的老师和李明的父母组成。团队定期开会,讨论李明的学习和成长情况,制定相应的教育计划。团队会根据李明的特点,为他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和目标,并与其父母一起协商制定家庭教育方案。通过这个团队的合作,李明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指导,学习和交流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最后,学校通过各种活动,增强家校的互动和交流。学校组织了一次家庭游园活动,孩子们和家长一起参观了当地的公园和博物馆。这样的活动既增进了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亲子关系,也促进了家长、孩子和老师之间的互动。学校还定期举办家长会,让家长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以便更好地进行家庭教育。
通过这样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共育措施,李明的问题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他的父母更加关注他的学习和生活,通过任务计划的完成,他的学习质量和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高。此外,他也变得更加开朗和自信,与同学的交流能力也得到了加强。
总而言之,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相结合可以更好地促进孩子的全面成长。通过学校与家庭的合作,可以提高家长的教育意识和能力,增加家庭与学校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进而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希望这个小学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的案例对你有所启发。
篇三:小学家校共育案例分析
家校社共育优秀案例
一、背景介绍
在当今社会,教育已经成为了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家庭、学校和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也日益紧密,共同构建起了一个完整的教育生态系统。因此,家校社共育也成为了现代教育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二、案例介绍
某市一所小学采取了家校社共育模式,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也促进了家校社之间的紧密联系。
1.学校层面
该小学在课程设置上注重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开设了多个实践性课程。例如,在科学课上,老师不仅让学生听讲解,还通过实验让他们亲身体验科学知识;在音乐课上,老师不仅教唱歌曲,还组织学生演出;在美术课上,则是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创作。
2.家庭层面
该小学鼓励家长参与孩子的教育过程。每周五下午放学后,学校会组织一些亲子活动。例如,在农村地区的周五下午,学校会组织学生和家长一起去农村采摘水果,让孩子们亲身体验农村生活;在城市地区,则是组织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参观博物馆、图书馆等文化场所。
3.社会层面
该小学积极与社会机构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例如,在寒暑假期间,学校会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夏令营、冬令营等活动。同时,学校还与当地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
三、成效分析
通过家校社共育的模式,该小学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1.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在实践性课程的帮助下,孩子们不仅掌握了更多的知识和技能,还培养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时,在亲子活动中,孩子们也感受到了家庭对于他们教育的重视,在此基础上也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2.家庭和学校之间建立了更紧密的联系
通过亲子活动等方式,家长更加了解了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同时也更加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这种联系不仅有助于家庭更好地辅导孩子,也有助于学校更好地了解每个孩子的情况。
3.学校和社会之间建立了更紧密的联系
通过与社会机构合作,学校得到了更多的教育资源,同时也为社会机构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这种联系不仅有助于学校提高教育质量,也有助于社会机构发挥自己的优势。
四、总结
家校社共育模式是现代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通过该模式,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同时,也促进了家庭、学校和社会之间更紧密的联系。因此,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应该进一步推广和深化家校社共育模式,为孩子们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
篇四:小学家校共育案例分析
小学家校共育案例分析
小学家校共育是指家长和学校共同合作,共同教育孩子的一种教育模式。它通过了解孩子的需求和家庭环境,充分发挥家庭在孩子教育中的作用,促进学校和家庭之间的密切合作,共同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以下是一个小学家校共育案例分析。
小学的四年级学生小明,因为成绩差,学习态度不端正,与同学关系不和,家长和老师们决定采取家校共育的方式帮助他。
首先,学校成立了一个家校共育的工作小组,由班主任、学校专职家长教育老师和心理辅导老师组成。他们定期组织家长会议,与家长交流孩子的学习情况、家庭环境以及孩子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等方面的信息,以便更好地制定具体的教育方案。
在家庭方面,小明的家庭环境比较复杂,家长双方工作繁忙,能力和时间有限。因此,学校的家庭教育老师与小明的家长进行了深入交流,了解到小明的成绩差主要是因为他缺乏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家长的期望是小明能够取得好成绩,但是他们在激发他的学习兴趣和让他主动学习方面存在困难。
基于以上了解,学校决定在学校和家庭两个方面共同采取行动。在学校方面,学校的老师们制定了一个个性化的学习计划,设置了小明感兴趣的科目和培养他兴趣的活动。同时,学校还组织了一系列的校内学习竞赛和校外参观活动,为小明提供了一个更开放和积极的学习环境。
在家庭方面,学校的家庭教育老师和心理辅导老师与家长一起探讨如何激发小明的学习兴趣。他们提出了几点建议:(1)家长要给予小明充分的关爱和关注,让他能够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支持。(2)家长要与小
明一起制定学习计划,帮他建立学习的规划和目标。(3)家长要给予小明奖励和肯定,让他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
几个月后,小明的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学习态度也发生了积极的转变。他开始主动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与同学们的关系也得到了改善。这主要得益于学校和家庭之间的密切合作和共同努力。
以上是一个小学家校共育的案例分析。通过家校共育的模式,学校与家庭之间建立了密切的沟通和合作关系,共同培养和关爱孩子的全面发展。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互融合,达到了更好的教育效果。家校共育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篇五:小学家校共育案例分析
家校共育案例
家校共育是指学校和家庭共同育人,共同承担教育责任,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家校共育的理念下,学校和家庭密切合作,共同努力,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一些家校共育的案例,以期能够启发更多的家长和教育者,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
案例一,学校开展家长学校活动。
某中学每个月都会举办家长学校活动,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比如,学校邀请家长参观学校的教学环境,了解学校的教学理念和教学管理制度;学校还会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的课堂教学,让家长亲身感受学校的教学风采。通过这些活动,家长更加了解学校的教育教学情况,更加关注孩子的学习生活,形成了学校和家庭的良好互动关系。
案例二,学校开展家长沟通会。
某小学每学期都会组织家长沟通会,邀请家长到学校与班主任和任课老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家长可以就孩子的学习情况、学习习惯、性格特点等方面与老师进行深入交流,老师也可以及时了解家长对学校教育的期望和建议。通过这种形式的沟通,学校和家庭之间的沟通渠道得到了畅通,孩子的成长也得到了更好的关注和指导。
案例三,学校开展家长教育活动。
某幼儿园每学期都会开展家长教育活动,邀请专家学者为家长们讲解孩子的成长教育知识。这些活动涉及孩子的情感教育、性格培养、学习习惯养成等方面的内容,让家长们更加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更加懂得如何正确引导孩子的成长。通过这些活动,学校和家庭之间的教育理念得到了更好的统一,孩子的成长也得到了更好的指导。
案例四,学校开展家长志愿者活动。
某中学鼓励家长参与学校的志愿者活动,比如,学校组织开展环境整治活动、图书馆服务活动等,邀请家长积极参与。通过这些活动,家长们不仅可以亲身感受学校的教育教学环境,还可以与学校老师和其他家长进行更多的交流,增进了家校之间的情感联系,也让孩子更加感受到家庭和学校的关爱。
综上所述,家校共育是一种重要的教育理念,学校和家庭应该共同育人,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通过学校和家庭的密切合作,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让每个孩子都能够得到更好的成长。希望更多的学校和家庭能够关注家校共育,共同努力,为孩子的成长搭建更好的成长平台。
推荐访问:小学家校共育案例分析 案例分析 学家 校共育